表达技巧类完整版.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达技巧类; 考查方向:一是修辞方法,二是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三是篇章结构.

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表现手法?

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的?

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

答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要领

分析表达技巧,就是要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

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

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

的具体鉴赏.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以及

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语句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和形式技巧

的鉴赏结合在一起.

解题步骤

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

的具体运用→说说作者采用这种手法的原因→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传达怎样的旨趣,以及运用该手法的好处.;蜀中九日登高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问: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要点:抒发佳节思亲的感情;不得北归,偏要南来,形成对比;无理之问烘托真情)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答: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用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直抒胸臆:独在南方思念亲人不得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与前一句形成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感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柳梢青·送卢梅坡

宋??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

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泛菊,指饮菊花酒.

(1),聚散匆匆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1)后三句写“散”,写饯行时惜别心情。“聚散匆匆”是关键句,是本词的题眼,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聚”字结上,“散”字启下,“匆匆”二字,表示他们不论是对“聚”还是“散”,都感到时间短暂,一种友情难以畅叙的遗憾袭上心头。“云边”二句具体写“散”。在这里,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说明他们此别之后,如云边的孤雁,深以失侣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处漂泊不定。这两句词情景交融,景中见情,情中生景,哀婉动人。比之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虽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人伤心动情.

文档评论(0)

134****48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