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PAGE6/NUMPAGES6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

第九单元《溶液》简析与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分三个课题.第一课题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与到溶解过程,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第二课题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溶解的限度,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第三课题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主要围绕溶液的浓、稀,即一定量的溶液中含有多少溶质这一问题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除了正文外,在资料、拓展性课题等栏目中还补充了一些内容,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本单元中编排了较多学生参与的活动,教材中也留出较多的空白,供学生观察、思考后填写,有些内容则完全以学生活动展开.本单元的许多教学内容是要求由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完成的,并在讨论、调查与研究、习题、家庭小实验等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科学方法.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对科学探究的体验.

本单元教学难点是: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对溶解度概念的认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本单元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遵循同化与顺应规律建构认知结构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有关溶液的生活概念,教师一方面应了解学生已有的有关溶液的知识,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溶液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与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引导学生把生活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化.

教学过程要遵循同化〔扩大相似块,建立连接点〕、顺应〔消除结构差,建立生长点〕的规律,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例如,由糖水、盐水等生活概念〔旧平衡〕,经过组成分析〔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溶液的科学概念〔达到新平衡〕;由水是溶剂的生活概念〔旧平衡〕,分析碘酒的溶剂〔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溶剂的科学概念〔达到新平衡〕;由水是溶剂的生活概念〔旧平衡〕,分析酒精中的溶剂〔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两种液体互相溶解,相对而言,量多者为溶剂的正确认识〔达到新平衡〕.

又如,由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旧平衡〕,经硝酸钾的浓溶液不饱和与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浓度小的对比分析〔破坏旧平衡——产生不平衡〕,形成对饱和与浓溶液、稀溶液的正确认识〔达到新平衡〕.

2、组织好活动与探究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教材中安排了⑴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⑵饱和溶液、⑶绘制溶解度曲线三个活动与探究.为了提高学习效益,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探究点.象⑴中溶质溶解前后的温度差;⑵中的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和不能继续溶解;⑶中曲线上每一点表示的意义,两条曲线交点的意义,曲线形状的特点等.

活动与探究最好是分组进行.各小组成员既要分工负责份内的工作,又要协作完成组内的任务;在小组内交流前,每个小组成员要独立做出探究结论并对结论做出解释;小组间交流时小组代表应随机确定;教师的评价到组不到人.这样,保证100%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保证小组内的分工合作落到实处;保证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充分发挥而尽量减少生生间的学习效果的差距;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体验.

3、有关溶液的计算要把握好深广度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要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4〕把溶质的质量分数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材分析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其中第〔1〕类计算在填[实验9-5]和[实验9-6]的表格时已练习过,这实际上是直接运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式,计算并不困难.

[例题]属于第〔2〕类计算,实际上这类计算也是直接用关系式计算,只是把关系,式稍作变换.

[例题2]属于第〔3〕类计算类型.这类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教会学生从另一角度去思考这类问题.要让学生理解,加水稀释和配制溶液时,溶质的质量总是不变的.因此计算时要以溶质量不变为依据来建立等式关系.

例如,设某溶液Ag,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稀释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Bg,则有:Ag×a%=Bg×b%

课题3习题5、6和习题7,属于第〔4〕种类型计算.这类计算的重点是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只是其中涉与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要求综合运用化学反应知识、溶液知

文档评论(0)

宋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