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护理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doc

成人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护理 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T/CNAS23—2023

成人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护理

Nursingcareofpronepositioninadultpatientswithmechanicalventilation

2023-01-31发布

2023-05-01实施

中华护理学会发布

T/CNAS2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护理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余杭院区、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

属同济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三明市第一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成守珍、白利平、卫政登、许雅君、吴林珠、陈雪妮、高明榕、李尊柱、赵艳伟、顾秋莹、黄海燕、陈玉红、兰美娟、蓝惠兰、曾妃、贾平、黄素芳、易宜芳、雍安、赵晓

姓、张生君。

I

1

T/CNAS23-2023

成人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护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成人机械通气患者俯卧位的基本要求、评估、实施要点、俯卧位期间护理及并发症

预防。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成人重症监护室的注册护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WS/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俯卧位proneposition

一种俯卧于床上的体位姿势。

3.2

机械通气mechanicalventilation

自然通气和(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主要是呼吸机)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

法。

4缩略语

以下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RRT: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

ECMO: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

RASS:Richmond镇静-躁动评分(RichmondAgitation-sedationScale)

SAS:镇静-躁动评分(Sedation-agitationScale)

CPOT: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Critical-carePainObservationTool)

BPS:行为疼痛量表(BehavioralPainScale)

5基本要求

2

T/CNAS23-2023

5.1应遵医嘱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俯卧位技术。

5.2每次实施俯卧位操作时,均应有医生在场。

5.3应备好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5.4护理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时,隔离要求和操作者的自我防护应符合WS/T311的规定。

6评估

6.1应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

6.2应评估机械通气模式、潮气量、气道压力、报警限设置等参数。

6.3应使用风险评估量表评估压力性损伤的风险,高风险部位应使用减压工具或器械进行保护。

6.4应评估患者的管路种类及固定情况,宜夹闭尿管、胃管等非紧急管路。

6.5应使用RASS或SAS表评估患者的镇静状态,维持RASS评分-3~-4分或SAS评分2分。

6.6应使用CPOT或BPS评估患者的镇痛状态,维持CPOT评分0分或BPS评分3分。

6.7应保持气道通畅,双重固定气管插管,维持气囊压力25~30cmH?O。

6.8应充分清理口鼻腔、气道分泌物,呼吸机纯氧通气2min。

7实施要点

7.1应由至少5名操作者执行,人员分工及职责参见附录A,操作流程参见附录B。若患者正在接受CRRT、ECMO等治疗,宜增加操作者1~2名。

7.2宜选择最重要管路的对侧作为翻身方向。

7.3应去除患者前胸位置的电极片,宜保留有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翻身过程中,应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血压。

7.4翻身过程中,应由1号位操作者发号施令,指挥整个翻身过程。

7.5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左右双侧同时夹心式卷曲翻身单并固定患者。

7.6将患者向翻身方向对侧平移至床沿;由平卧位调整为90°侧卧位;

文档评论(0)

chenzehao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