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二调考试(历史)(word版).doc

【完整版】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开学二调考试(历史)(word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2018—2019学年度小学期高三年级小二调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局部。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8分。以下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经常记载分封诸侯的指令,要求诸侯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说明分封制

A.有利于文化的整合B.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

C.扩大了统治的疆域D.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

2.?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食〞。这反映出当时

A.实行工商食官政策B.政府没有采取抑商政策

C.政府提倡工商皆本D.主张施行重商主义政策

3.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织其服,能行诸侯之贿。〞材料说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B.实行宽松的商业政策

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

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场面,孟子提倡“德治〞“仁政〞,墨子倡导“非攻〞“尚贤〞,庄子提出“无为而治〞,韩非主张法、术、势三者相结合。他们共同的着眼点在于

A.创立全新思想体系B.顺应时代变革潮流

C.争夺思想学术阵地D.谋划政治统治策略

5.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会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

A.早期政治制度开场萌发B.精耕细作农业形式形成

C.个体小农经济开场兴起D.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

6.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利的一种分散。〞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

A.宗法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君主专制

7.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主张的合理解释是

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

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D.老子主张世袭为官制度

8.?周礼?记载:两人见面,假如推手位置偏下,表示没有亲属关系;推手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本家人;推手位置适中,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这种见面的礼节反映了

A.血缘是判断亲疏的唯一根据B.父子君臣间的“和合〞

C.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D.礼乐制度的复杂繁琐

9.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等级清楚的礼乐制度B.“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

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D.“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

10.三代政治权力的地理分布态势是东西对立,一方是以夏或周族为首,一方是以东夷及其衍生的商族为首。春秋时期那么演变为北方的齐、晋与南方的楚、吴争夺霸权。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长江流域得到开发B.经济重心开场出现南移趋势

C.黄河流域经济衰退D.王室衰微使分封制彻底瓦解

11.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由此可以推知

省份

地点

铁器物种类

四川

绵阳

斧、锸、锛

四川

荥经

铁锄、曲炳刀、削刀

重庆

巫山

铁犁铧、长钎形器、铁削

重庆

涪陵

铁斧、铁锯、刻刀

重庆

云阳

铁削、铁锄

A.西南农业普遍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消费工具

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程度领先全国

12.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展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富豪、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以下表述中符合这两种情况的是

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B.有利于平衡全国人口的分布

C.旨在加速边疆的开发D.促进了封建国家统一的进程

13.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

文档评论(0)

134****95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