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2010-.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道德认知发展论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德育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ance

Kohlberg,1927-1987〕。他继承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经过30多年的研究,创立了较完美的理论体系,引起庞大凡响,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开山之父。

该理论源自本世纪初杜威的进步主义德育研究。杜威认为,学校德育不应背记某些规则、良训箴言,关键是发展道德推断力,才干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并提出道德能力发展阶段的思想。尔后,皮亚杰从发生学的角度对儿童道德推断力进行了专门研究,以公正观念发展为依据,系统地阐述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具体阶段,但由于太过于理论化而被人忽视。直到50年代,科尔伯格面对战后的学校道德问题,深入进行系统实证研究,并实施不同的德育实验,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科氏出生于美国,早年是一所私立中学的优秀生,战前在一艘运送犹太人难民的船上当副机械师。1952年考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后又攻读博士学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皮亚杰20多年前的著作《儿童道德推断》,激起了他致力探讨当时出现的极其尖锐的德育问题的激烈愿望,并马上进行研究。经过5年工作,他以充分的材料再证和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完成了博士论文。但很意外的是,论文评价虽高但外界反映冷淡,这反而激发了他进一步研究的决心。经过约16年的研究,视察比较了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尤其是对美国75名儿童进行的近16年的跟踪道德发展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实证材料,同时他又从理论上对以往的学校德育理论进行认真的重新研究和评比,批判了美德袋的文化传递理论只是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同学的方法,肯定了以发展道德认知能力为主体的杜威进步主义德育思想,提出了他的完整理论体系。在尔后的近20年中他持续研究探讨,不断修改完善,直到1981年他把近30年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编辑为《道德发展哲学》、《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时,仍对道德推断力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的定义进行修订,反映了他治学严谨和理论体系的深入。在科尔伯格的献身下,道德认知发展论极大促进了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的形成发展,在改革传统德育方面立下汗马功劳。他的著作被翻译成世界上各种主要文字出版,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学校的德育研究和教学,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二、主要的理论观点

〔一〕认知——发展的理论观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即一切德育的中心就是要保持发展道德认知力。他说,我这种理论“之所以称为认知的,是由于它熟悉到道德教育同理智教育一样是以激发儿童就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进行积极的思索为基础的,它之所以称为发展的,是因为它把道德教育的目标看作是经过各个阶段的道德发展〞。可以说,认知和发展是这一理论的精髓,其观点可归结为:〔1〕德性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与成熟有关,但不等同;〔2〕德性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德性发展的基础,德性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但两者并不等同,智力发展不等于道德认知发展,后者不可能从前者中自发产生;〔3〕德性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是在社会激发下原有认知力发展的结果;〔4〕德性发展在本质上不受文化的限制而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德性的发展规律都是相同的;〔5〕德性发展是受其现实文化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加程度,并与儿童认同和承当道德角色的质量有关。科尔伯格认为,由道德困境而激发的道德冲突从而达到一定的道德行为选择是发展道德推断水平的重要条件,儿童不参加社会活动,不参加道德行动,就不可能进行道德推断活动,也就不能促进其道德发展。他认为,道德推断的水平取决于儿童的道德认知,并从而决定他的道德行动,只有成熟的道德推断才干产生成熟的道德行动,而不是相反。他之所以重视道德推断主要有三个理由:

〔1〕道德推断不是决定道德行为的唯一因素,但却是决定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因素;

〔2〕在影响道德行为的因素中,道德推断是唯一同道德问题有密切关系的因素,而其他如意志、动机、情绪、情景压力和个人喜恶等因素则没有;

〔3〕道德推断的发展具有稳定性,不会倒退和丧失,但其他因素是可以改变的,道德行动也很容易因时因地而变化,但道德推断的水平却是不变的,因为它是以认知为基础的。

科尔伯格在早期博士论文中对为何把道德推断发展作为道德发展的重点时,就非常明确地指出:必先有价值推断,才会有道德行动;道德推断〔即是非对错〕都比其他价值推断重要;道德推断和道德行动与自我推断某事好坏有重大关系;道德推断以普遍理性为基础而不会局限

文档评论(0)

134****43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