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八年级文言文:文言现象总结+相关文学常识梳理【学生版】2024年中考语文 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真题演练讲义 寒假专题训练(统编版).docx

第7讲 八年级文言文:文言现象总结+相关文学常识梳理【学生版】2024年中考语文 一轮复习知识点梳理与真题演练讲义 寒假专题训练(统编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简要摘要标题8年级文言文知识梳理主要内容《三峡》是中国古代四大古典名篇之一,讲述了从东至西的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作者通过对《水经注》的引用,对中国古代地理环境和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正文1文言现象总结2文言现象梳理3翻译4词类活用5特殊句式6引语7结论以上就是关于8年级文言文知识梳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语言

=

PAGE1

第七讲八年级文言文知识梳理

文言现象总结+相关文学常识梳理

【学生版】

八年级上册

《三峡》

一、文学常识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校证》。《水经注校证》是后人陈桥驿根据原著《_________》的内容,进行复核、修订。《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因___________而得名。作者________(472-527),字善长,________时期散文家、地理学家。

二、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

或王命急宣或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虽乘奔御风虽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虽然

(三)一词多义

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________________ 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

绝 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_

哀转久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__________ 回清倒影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特殊句式

有时朝发白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一、文学常识

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医药家,被称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答谢中书书》是六朝的山水小品名作,同时也是陶弘景先生写给朋友谢中书谢征的________。

二、文言现象

(一)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时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时间

晓雾将歇歇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休息

夕日欲颓颓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消沉,委靡

二、一词多义

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__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特殊句式

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承天寺夜游》

一、文学常识

苏轼(1037~1101),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________________之一。与父________、弟________,合称“________”。本文写于作者________黄州期间。

“记”是古代的一种________,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文言现象

(一)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特殊句式

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衣欲睡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_

《与朱元思书》

一、文学常识

吴均(469—520),字叔庠。________文学家。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与朱元思书》是吴均融合其情后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________。

二、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 转:________________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许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答应,准许

经纶世务者经纶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一种丝绸

鸢飞戾天者戾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凶残、暴戾

(三)一词多义

绝 天下独绝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________

上 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en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