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教案) 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

4.1 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教案) 高二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

第四章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

第1节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

教学设计

问题与目标

1.了解黑体及黑体辐射的概念。

2.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知道黑体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

3.理解能量子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2.能量子的概念。

难点

1.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的理解。

2.能量子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要求

多媒体课件。

学生要求

预习新课,回顾以前所学的热辐射的相关知识;查阅资料,了解能量子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世纪末,牛顿定律在各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机械运动方面不用说。在分子物理方面,成功地解释了温度、压强、气体的内能。在电磁学方面,建立了一个能推断一切电磁现象的麦克斯韦方程。另外,还找到了力、电、光、声等都遵循的规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当时,许多物理学家都沉醉于这些成绩和胜利之中,他们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头了。190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的新年庆祝会上,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W.汤姆孙)做了展望新世纪的发言:“科学的大厦已经基本完成,后辈的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也就是说:物理学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后一辈只要把做过的实验再做一做,在实验数据的小数点后面再加几位罢了!但开尔文毕竟是一位重视现实和有眼力的科学家,就在上面提到的文章中他还讲到:“但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

乌云。”

这两朵乌云是指什么呢?一朵与黑体辐射有关,另一朵与迈克尔逊实验有关。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两朵乌云发展成了一场革命的风暴,乌云落地化为一场春雨,浇灌着两朵鲜花,即普朗克量子力学的诞生和相对论的问世。这两大理论的发现使得经典物理学的大厦被彻底动摇,物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更为辽阔的领域。

二、新课教学

环节一:黑体与黑体辐射

问题1:一座建设中的楼房还没有安装窗子,尽管室内已经粉刷,如果从远处观察,把窗内的亮度与楼房外的亮度相比,你会发现什么?为什么?从远处观察,会发现窗内很暗。这是因为从外界射来的光线,经窗口射入室内,大部分光线要在室内经过多次反射,才可能有机会射出窗口。在多次反射的过程中,大部分光线被吸收掉了,再从窗口射出的光线将是很少的。

思考:如果射人楼房内的光线全部被吸收掉,没有任何光线从窗口射出,我们看到的楼房内将是什么情况?

将看不到楼房内的任何物体。

板书:(1)黑体: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人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思考:在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会发生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带小孔的空腔能否看成黑体?

能近似看成黑体。

问题2:围坐在火炉旁边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围坐在火炉旁会感到很热。这是由于火炉不断地向外辐射电磁波。

问题3:投在炉中的铁块一开始是什么颜色?过一会儿又是什么颜色?说明了什么?

随着温度的升高,投在炉中的铁块逐渐由暗红色,变为赤红,变为橘红,最后变为黄白色。说明同一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波长随温度的升高,较短波长的部分越来越强。

板书:(2)黑体辐射:黑体虽然不反射电磁波,却可以向外辐射电磁波,这样的辐射叫作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而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了与温度有关,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环节二: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问题:利用分光技术和热电偶等设备,可以测出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情况,如图所示为四种温度下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根据下图说一说黑体辐射的规律有哪些?

(1)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思考:怎样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呢?

在新的理论诞生之前,人们很自然地要依据热学和电磁学的知识来解释。德国物理学家维恩和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分别在1896年1900年提出了辐射强度按波长分布的理论公式。他们提出的公式都只能解释一部分实验现象。维恩公式在短波区与实验非常接近,在长波区则与实验偏离较大;瑞利公式在长波区与实验基本一致,但在短波区与实验严重不符。(如图所示)。

普朗克的解释:1900年10月,普朗克找到了一个数学公式,它与实验吻合得非常完美。于是,普朗克尝试从电磁学、力学、统计物理学等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把这个公式推导出来。

环节三:能量子

阅读教材第69页“能量子”的相关内容,了解普朗克的观点。

(1)组成黑体的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可能是ε或2ε、3ε……普朗克把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作能量子。

(2)能量子的表达式为ε=hν,这里的ν是带电微粒的振动频率,也即

文档评论(0)

笑笑二年级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术业有专攻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