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砧木传播细菌性斑点病课件讲解.pptx

嫁接砧木传播细菌性斑点病课件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瓜砧木传播细菌性斑点病作物生产技术/教学资源库魏照信2014.04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嫁接是防治瓜类作物土传病害的重要技术,目前生产上常用南瓜作为嫁接用砧木,南瓜具有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抗病性好等优良特性,因此,用南瓜砧木嫁接可使瓜类作物抗枯萎病、耐低温、优化品质、增加产量。然而,近几年生产中发现,南瓜砧木的种子携带病原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生普遍,严重影响了瓜类种植,经济损失严重。下面,小编就其发生症状、发生原因、发病规律、防治建议总结如下,能够帮助大家控制病原菌在嫁接过程中的传播,降低瓜类嫁接作物细菌性病害的发生。

导语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调查发现,常见的砧木细菌性病害的症状为,南瓜砧木子叶发病,叶尖和叶缘先发病,初期出现水浸状小斑点,随后病斑由子叶边缘逐渐向内部扩展或由子叶内部逐渐向基部扩展,形成条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后期转为褐色,发病部分凹陷干枯,严重时导致整片子叶死亡,并有向真叶扩散的趋势。一、发病症状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二、检测结果我们结合田间症状、分离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诊断该病是由病原细菌侵染引起。病原细菌分离培养注:P为阳性对照(细菌DNA为模板),N为阴性对照(无菌水为模板),1、2、3为提取发病组织DNA为模板,4为提取健康组织DNA为模板。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三、发病原因及发病规律由于种子在制备过程中清洁度较低,或土壤携带病原菌等原因,常使南瓜种子表面或内部残留病原菌,导致南瓜种子在播种后幼苗发病或携带病原菌,此时,将南瓜作为其他瓜类作物的嫁接砧木时,病原菌得以传播,最终导致嫁接后瓜类植株发病,进而影响瓜类产品的品质及产量。随着瓜类嫁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带菌的砧木南瓜种子已成为许多病原细菌传播的新途径,常引起瓜类种植区发生大面积的细菌性病害,严重影响了嫁接瓜类的种植。病原细菌主要附着在种子及病残体上,种子带菌为主要侵染来源,而随着瓜类嫁接技术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将南瓜作为其他瓜类作物的嫁接砧木时,病原菌得以传播,因此带菌的砧木南瓜种子已成为瓜类细菌性病害传播的新途径。尤其是育苗期间如果湿度较大,病原细菌细菌可随着浇水、水滴等形式通过植株的自然孔口或嫁接伤口侵入,在植株上大量繁殖、侵染,造成瓜类细菌性病害大面积发生。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四、防治建议(1)选取健康无病种子选择无细菌性病害发生的地区作为制种基地,并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病原菌感染种子,这是预防种子带菌的最根本的措施。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四、防治建议(2)种子消毒处理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以有效降低种子带菌率。这也是所有苗场育苗都会采用的措施,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可以用15%过氧乙酸200倍液处理30分钟,或用30%双氧水100倍液浸种30分钟,洗净后播种。有条件的育苗企业或苗场可以采用干热灭菌等物理方法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种子带菌率。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四、防治建议(3)嫁接工具消毒嫁接过程中,竹签、刀具等嫁接工具都会在砧木上造成伤口,如果这些嫁接工具带有病原菌则也会造成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因此,应对嫁接工具做好消毒措施。通常可以使用40%甲醛溶液50倍液或75%酒精浸泡嫁接工具15分钟,可以达到很好的消毒、杀菌效果,在嫁接过程中也要注意工具的消毒,防止由发病苗通过工具传播到健康种苗上,形成交叉感染,这方面尤其要重视。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四、防治建议(4)加强苗期管理湿度是瓜类细菌性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要尽量控制苗床湿度,适时浇水通风,避免棚室内湿度较大,抑制病情的发展。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四、防治建议(5)药剂防治如果前面的措施没有做到位,我们就需要用药剂进行防治。首先要及时将发病的幼苗移出苗床,然后进行药剂防治,目前生产上苗期防治细菌性病害使用最多的是铜制剂和抗生素类药剂,可选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天喷1次,连续2~3次,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施药时铜制剂可以和其他类药剂轮换使用,既提高了药效,也降低了抗药性风险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谢谢/THANKS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