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电缆和其他无源元件试验方法 第4-6部分:电磁兼容 表面转移阻抗 线注入法.pdf

金属电缆和其他无源元件试验方法 第4-6部分:电磁兼容 表面转移阻抗 线注入法.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属电缆和其他无源元件试验方法

第4-6部分:电磁兼容表面转移阻抗线注入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通过把确定的电压和电流施加到电缆的屏蔽层并测量感应电压以获得表面转移阻抗

的方法,从而确定屏蔽的金属通信电缆的屏蔽效能。

使用常用的高频测量仪器进行测量,频率范围可从几千赫兹到1GHz或以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IEC62153-4-3金属通信电缆试验方法第4-3部分:电磁兼容(EMC)表面转移阻抗三同轴法

[Metalliccommunicationcabletestmethods—Part4-3: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

relatedtestmethodformeasuringsurfacetransferimpedance—Triaxialmeth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ISO和IEC维护的用于标准化的术语数据库网址如下:

——IEC电工学:/;

——ISO在线浏览平台:/obp。

内部电路innercircuit

用下标2表示的、由受试电缆(CUT)的导体和屏蔽层构成的电路。

外部电路(线注入电路)outercircuit(lineinjectioncircuit)

用下标1表示的、由CUT的屏蔽层表面和注入线构成的电路。

转移阻抗transferimpedance

ZT

单位长度上电短CUT的内部电路中感应的纵向电压与外部电路(线注入电路)电流的比值,反之亦

然。

4物理背景信息

屏蔽层的转移阻抗Z是确定电缆屏蔽效能的重要参数。

T

1

大部分电缆的容性耦合是可忽略不计的。但对于单层松编织的屏蔽电缆,容性耦合不能忽略。对于

通过屏蔽层上孔的耦合,可用通过电容C或容性耦合导纳Y描述。对于一段电短的均匀电缆,Y定义为

TCC

单位长度上内部电路电流与外部电路(由受试屏蔽层和注入线构成)电压的比值,反之亦然。

当容性耦合不可忽略时,屏蔽效能由等效的转移阻抗Z表示,见公式(1)和公式(2)。

TE

||···································································(1)

=max±

TEFT

==·······························································(2)

T12C12

式中:

ω——角频率;

±——近端测量用+,远端测量用-;

CT——通过电容;

YC——容性耦合导纳;

Z1——外部电路(线注入电路)的特性阻抗;

Z2——内部电路(CUT)的特性阻抗;

ZF——容性耦合阻抗;

ZT——转移阻抗;

ZTE——等效的转移阻抗。

更详细的信息参见IEC62153-4-1的相应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