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全文).pdfVIP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全文).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全文)

一、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在发达国家被称“头号杀手”,是世界范围的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美国“胆固

醇教育计划”的广泛开展和AMI治疗指南的积极推广,美国AMI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得到

有效的控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1-2]。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方式

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AM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心血管病成我国

死因第一位[3]。根据马尔科夫模型预测,未来20年间中国将新增2100万急性冠脉事件,

发生700万例心源性死亡[4]。与美国相比,我国各级医院再灌注治疗的比例不高,发病至

再灌注治疗时间更是与之有较大的差距[5]。AMI发病率的增加给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

重的负担,控制AMI发病率,提高AMI的救治水平,成心血管领域的一重要课题。

AMI属于中医“真心痛”范畴,中医药对于该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有证据

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6]。然而,调查研究[7]显示,中医院

AMI患者的再灌注率和指南药物的依从率低于西医院,病死率高于西医院;全国中医医院

AMI患者治疗状况调查显示[8],仅有32.5%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疗,且中医治疗方案随意

性大,缺乏规范性。可见,中医院AMI再灌注治疗率低、指南依从率低,具有较大的提升

空间,中药治疗目前缺乏必要的规范及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在AMI治疗指南的基础上,

规范中医诊疗方案,提高AMI中西医结合治疗水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次共识是汇集国内中西医心血管病专家,在参考国内外AMI诊疗指南的基础上,遵

循“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指南制定”[9]要求,经讨论制定了我国现阶段《急性心肌梗死

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对AMI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进一步

规范化,使广大临床医生,尤其是从事心血管病的医务人员更充分了解AMI的中西医诊治

策略。

二、诊断标准

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美国心脏协会(AHA)专家组共

同制定并发表了关于“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的专家联合共识[10],并于2012发布了

第3版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11],包括自发型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PCI相关心肌梗

死、支架内血栓心肌梗死和CABG相关心肌梗死,专家组倡导在我国推广使用“心肌梗死

全球统一定义”[12-13]。

本《共识》主要阐述自发型心肌梗死(1型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涵盖ST段抬高

型心肌梗死(ST-segmentele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

心肌梗死(non-STsegmentele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

三、中医病因病机

AMI的发生与年老体衰、过食肥甘、烟毒过量、寒邪侵袭、七情内伤等原因导致血瘀

痰浊,闭塞心脉,心脉不通。本病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包括气、血、阴、阳不足,以气

虚、阳虚主,标实包括寒凝、气滞、血瘀、痰浊,以血瘀、痰浊主。临床流行病学[8,14]

调查显示,AMI的主要证候包括气虚血瘀、痰瘀互阻、寒凝心脉、正虚阳脱。

1.气虚血瘀

证候特点:心胸刺痛,胸部闷滞,动则加重,伴乏力,短气,汗,舌质黯淡或有瘀

点瘀斑,舌苔薄白,脉弦细无力。

2.痰瘀互阻

证候特点:胸痛剧烈,如割如刺,胸闷如窒,气短痰多,心悸不宁,腹胀纳呆,恶心

呕吐,舌苔浊腻,脉滑。

3.寒凝心脉

证候特点:胸痛彻背,胸闷气短,心悸不宁,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舌质淡黯,苔白

腻,脉沉无力,迟缓,或结代。

4.正虚阳脱

证候特点:心胸绞痛,胸中憋闷,喘促不宁,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烦躁不安,或表

情淡漠,重则神识昏迷,四肢厥冷,脉数无力,或脉微欲绝。

四、西医治疗

参考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国心脏协会(AHA)[15-16]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

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文档评论(0)

138****86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