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桂林市、北海市高考语文联考试卷(5月份).doc

2023年广西桂林市、北海市高考语文联考试卷(5月份).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3年广西桂林市、北海市高考语文联考试卷(5月份)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考古学界针对“中国考古学向何处去”产生了激烈讨论。三十多年过去了,中国考古学发生了巨变。除新发现、新认识之外,科技考古已经成为学术界普遍接受并大力推广的研究范式,也成为考古学的二级学科。

②二十世纪早期,地质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航空遥感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便逐渐用于考古调查和研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碳十四测年,分子生物学等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考古学注入了更多科技元素。北美新考古学派的兴起及其对实证主义的推崇,更是加速了科技考古的发展。

③新中国成立之后,以夏鼐为代表的新中国考古学家对自然科学方法的重视直接推动了动植物残骸、人类遗骸、冶金遗物、陶瓷制品等相关遗存的收集与研究工作,还建成了新中国第一个碳十四实验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启动开创了中国考古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第一至第五阶段的推进,科技考古逐渐走向深入。

④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9?28”重要讲话中谈到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时强调:“要运用科学技术提供的新手段新工具,提高考古工作发现和分析能力,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能力。”这为科技考古学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需要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学科规范几个方面继续发力,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三大体系”贡献力量。

⑤首先,科技考古需要继续深化与考古学的融合,加强科技考古内部各研究方向的整合。作为考古学研究的一种理念,科技考古的研究目标同样是还原古代人类的生活及其社会状况、解析人类文化与社会发展历程、探索社会变化的背景、原因与规律。因此,科技考古须秉持“从田野中来、到田野中去”的工作方式,即研究对象是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出土的遗存,数据解释须回到出土单位的文化背景,并赋予其考古学意义。科技考古学科内涵较为复杂,还将随着自然科学相关技术的应用而不断丰富。因此,必须要打破科技考古实验室内部的壁垒,凝练科学问题,以课题带动研究,努力聚焦、发挥特长,加强科技考古不同领域和方向研究人员的沟通,对重要遗址与区域开展全方位的科技考古综合研究。

⑥其次,不断创新科技考古研究方法。碳十四测年和古DNA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曾为考古学带来了两次革命性变化。在科技实力整体不断提升的今天,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是我国科技考古学科方法创新天然的宝库。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与考古学交叉融合的加深,必将助力科技考古学科快速发展。在科技考古的实践中,以项目与课题的形式带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吸纳自然科学相关学者加入考古教学与科研团队,培养跨学科的科技考古专业人才,将最新技术与方法内化为考古学的研究手段,从而助力考古学提升信息提取、问题阐释的能力。

⑦最后,强化科技考古的专业规范建设。考古学涉及面极广,科技考古又是考古学中交叉学科属性最突出的分支。研究者的学术背景与志趣千差万别,不乏其他学科门类研究人员参与甚至主导相关研究。不同的研究对象、问题、视角,带来了思考逻辑与叙事方式的差异。解读数据时,一些学者甚至还会因缺乏对考古背景的分析而得出有争议的结论。因此,要实现学科内与学科间的充分交流、知识的有效积累,就必须加强专业规范建设,尤其是标本库、数据库、行业标准规范(操作指南)体系的建设。

⑧回顾过去,科技考古是考古学学科发展的产物,是百年来考古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关键成果与重要内容。展望未来,随着学科交融的日益深入、相关自然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与科技考古专业规范的逐渐加强,科技考古必然会不断拓展考古学研究领域、增强考古学研究信度,进而继续推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浪的考古学“三大体系”建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摘编自陈相龙《科技考古助推中国考古学新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考古是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用于考古调查和研究的考古学二级学科。

B.“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又商周断代工程”都采用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模式。

C.科技考古作为考古学分支,也要以还原古代人类的生活及其社会状况为研究目标。

D.科技考古极具交叉学科属性,从而使得研究者的学术背景与志趣千差万别。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③段交代了我国科技考古的发展历程,意在表明我国科技考古比西方起步晚。

B.文章第⑦段用因果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必须强化科技考古的专业规范建设”的观点。

C.文章主体部分采用了层进式的结构,具体论述了科技考古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D.文章最后一段将科技考古过去与未来进行对比,阐明了科技考古的社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