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发烧可能是因为这些!.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别忽视!夏季发烧背后,隐藏的竟然是这些疾病...

“好不容易熬过了支原体肺炎、流感病毒、腺病毒……都立夏了,孩子却开始发烧了,怎么回事啊?”

夏季来临,万木葱茏。随着气温的升高,细菌、病毒等各种病原体更容易滋生繁殖,同时,这段时间气温波动较大,孩子由于免疫力低下体温调节功能差,很容易染上病毒。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全面了解和掌握一些夏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用心呵护孩子健康,安全度夏。

常见传染病

猩红热

猩红热是一种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发病人群,目前没有针对性的疫苗。发病后会出现发热、咽痛、出疹等症状。预防猩红热主要做好呼吸道防护和手卫生以及环境通风。

按照往年流行特点,在4-6月会出现猩红热的流行峰,到冬季11-12月再出现冬季流行峰。近十年来,猩红热发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预防措施

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环境大大增加了致病原的传播风险,办好事情应尽快离开,不要长时间逗留;

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应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学校教室、宿舍注意开窗通风,定期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带病上课。如确诊猩红热需规范足量使用抗生素治疗。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72小时,通常为24-48小时。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应按照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但需注意,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特别是牡蛎和其他贝类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后食用。

在此期间患者应勤洗手,保持手卫生,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等近距离接触。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室内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手足口高发期,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咽痛、口腔疼痛,咽痛严重时可影响吞咽,咽峡部常可见疱疹和浅表溃疡。小婴儿需注意,会出现哭闹、流口水等不典型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手足口病的初期亦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症状,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和膝部红色皮疹或疱疹。

预防措施

尽量不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症状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不与别人共用毛巾、餐具,避免病从口入。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孩子居住的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

加强营养,让孩子经常参加室外活动,提高抵抗力。孩子的膳食营养要合理搭配,保证充足的休息,增强自身免疫力。

做好居家卫生清洁工作,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定期在阳光下曝晒,在病毒流行期间家长要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注意室内通风。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预防措施

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会。

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用闪水?次氯酸消毒液消毒。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种过疫苗者)要密切观察。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冬春两季高发,其传染力强,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接触传染源发病率可达95%以上。

预防措施

不要接触病人。如果所在地出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