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天文历律.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生活风情;概说;目录;第三章婚姻家庭

第一节、古代的婚姻

第二节、古代的家庭

第三节、古人的分家

第四节、古人的家庭生活

第四章衣食住行

第一节、服饰

第二节、妆扮

第三节、佩饰

第四节、古代人的饮食

第五节、古代居室

第六节、行旅种种;第五章、仕途经济

第一节、读书人的仕途生活

第二节、古代人的经济活动

第三节、女子从政的情况

第六章休闲娱乐

第一节、乐舞百戏

第二节、博弈娱乐

第三节、体育运动

第四节、皇帝们的生活游戏

;第一章:天文律历;一、“帝”、“上帝”和“皇帝”

1、帝、上帝:上古时,人们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万物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为同义词。

2、皇帝: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皇帝被认为是天(上帝)的儿子,代表天帝在人间行使统治世界的权力,因此称天子。

《春秋感精符》曰:人主与日月同明,四时合信,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父天於圜丘之礼也。母地於方泽之祭也。兄日於东郊,姊月於西郊也。)

;■“皇帝”一词的来历:

最早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在我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

三皇:天皇、地皇和人皇,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为伏羲(太昊)、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亦称有熊氏)。

五帝:少昊金天氏、颛顼

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

尧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皇帝的别称: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国家”。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仍然沿袭这种称呼。

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圣人”、“宅家”。皇权至高无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故称。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官家”、“官里”,取“五帝宫天下,三王家天下”意。又以庙、祖称皇帝,如称宋神宗为“神祖”,称宋仁宗为“仁庙”。

此外,还有天子、陛下、皇上、上、飞龙、乘舆、车驾、驾、万岁、万岁爷、至尊、人主、圣、家家(北朝)、郎主(辽、金)等,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别称的(比如万历、崇祯等等)。;■皇帝与国王的区别:

国王和皇帝都是君主国的国家元首???但国王和皇帝有区别。英文单词中,“国王”为“King”,“皇帝”为“Emperor”,不同在哪里呢?以古代中国做类比,皇帝是大一统中国的第一号人物,分封到各地的皇亲国戚和功臣才称国王。也就是说,国王是皇帝诰封的。这个区分也适用于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英国君主上面也有皇帝,即罗马教皇。英王登基要向教皇行效忠礼,再由教皇为其戴上王冠。英国君主的全称都标明其统治区域,如查理一世称“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国王,国教捍卫者”。印度沦为殖民地后,1876年维多利亚女王被加封为“印度女皇”。印度是异教区,教皇管不着,所以,英王称号中多了“皇帝”头衔。但英王只是印度皇帝。如爱德华七世全称是“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和所有海外自治领土的国王,国教捍卫者,印度皇帝爱德华七世”。印度独立后,英王的“皇帝”头衔取消了。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自称皇帝(Emperor)。第一帝国在极盛时,统治欧洲的大部分,还控制着广大的殖民地。拿破仑称帝时,虽形式上也教皇加冕,实际他藐视教皇,事实上并不受教皇节制。;二、自然神话:人格化的风雨云日月

;2、雨师荓翳(屏翳):传说掌管雨的神。

《周语》:“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注:“翳,犹屏也。一曰灭也。”《广雅》:“翳,障也。”《广韵》:“隐也,蔽也。”

《广韵》雨师谓之荓翳。《史记·司马相如传》:“召屏翳。”注:“雷师也。”

3、云师丰隆:传说中的云神。

《九歌·云中君》:“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

《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

《九章·思美人》:“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远游》:“召丰隆使先导兮,问太微之所居。”

《九辩》:“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4、雷师:古代称为丰隆,俗称雷神,或雷公。其体形或龙、或人、或兽;脸彤或人头、猴头、猪头、鬼头。

《山海经·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

《酉阳杂俎·前集》:“猪首,手足各两指,执一赤蛇啮之。”《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一说:“豕首鳞身”。《唐国史补》则说:“其状如彘,秋冬伏于地中”。

《铸鼎余闻》卷一:“大首鬼形,白拥项,朱犊鼻,黄带,右手持斧,左手恃凿,运连鼓于火中”。《夷坚丙志》卷七说其形如奇鬼,“长三尺许,面及肉色皆青。首上加帻,如世间幞头,乃肉为之,与额相连”。

《集说诠真》引《搜神记》说:“色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如六畜,头如猕猴。”

明清雷神形象统一,《集说诠真》:“状若力士,裸胸袒腹,背插两翅,额具三目,脸赤如猴,下颏长而锐,足

文档评论(0)

gdc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