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综试卷 历史部分(含答案).docxVIP

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综试卷 历史部分(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单选题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公元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南沙祭坛,祭黄帝作下南沙,祭炎帝”,这是现存最早祭祀炎帝黄帝的历史记录它可以用来说明秦国顺应了同族交融趋势2.表史载先秦至隋代黄河决溢改道基本情况表时代基本情况先秦秦决溢改道的记载很少西汉决溢达十次之多,其中五次都导致了改道东汉决溢一次前期河患严重,王景治黄后河患减轻魏晋—隋长期安流,三百多年只有一次决溢据表推断,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治理河官员的贤愚

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综试卷历史部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公元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畴(祭坛),祭黄帝;作下畴,祭炎帝”,这是现存最早祭祀炎帝、黄帝的历史记录。它可以用来说明秦国()

A.顺应了民族交融趋势 B.遵循了宗法分封制度

C.开创了祭祀炎黄先例 D.完成了一统天下大业

2.表史载先秦至隋代黄河决溢改道基本情况表

时代

基本情况

先秦、秦

决溢改道的记载很少

西汉

决溢达十次之多,其中五次都导致了改道

东汉

决溢一次。前期河患严重,王景治黄后河患减轻

魏晋—隋

长期安流,三百多年只有三次决溢

据表推断,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治河官员的贤愚 B.历史记述的疏密

C.农耕区域的伸缩 D.封建王朝的盛衰

3.下图为敦煌莫高窟一组初唐时期的壁画,内容来自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但已被佛教信徒改编描绘成汉武帝因获两尊不知名号的匈奴祭天金像,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询问金像佛号的场景。由此可见,该壁画()

A.还原了历史真相 B.表现了文人旨趣

C.折射了文化融合 D.再现了西域风情

4.明代科举制度规定,策问考试需从皇帝下令编撰的教化书籍中出题,士子备考之时必读其书。明代文学家陆深在四川做官时,寄回《逆臣录X彰善瘅恶录》,叮嘱儿子:“可看其大纲,科场中首一问策要问此两书也,知之知之。”这反映出当时()

A.士人誓志匡正天下 B.民间教育水平提升

C.官场投机风气盛行 D.朝廷重视训导民众

5.表1894—1913年中国部分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

1894年

(金额单位:万元)

1913年

(金额单位:万元)

年增长率

(%)

棉纺织业

67.1

1085.6

15.8

面粉业

47.2

931.9

25.8

水电业

197.2

2720.0

30.0

采矿业

391.6

1649.1

7.9

由上表可知,这一时期()

A.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救亡思潮 B.列强对华侵略有所放缓

C.政府经济政策调整取得成效 D.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

6.1905年前后,上海读书人“穷困者十之七八”,“故凡聪慧子弟悉为商贾”;新军第九镇在南京一带征兵时,“士绅子弟、廪贡、秀才、学堂学生数居大半”。上述现象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的冲击 B.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C.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 D.清朝统治基础的削弱

7.一字歌

一横读一,二横读二,一心革命莫二意。一竖中间加一横,十大苏区万万人。一竖加在二字中,工农专政天地红。工字一竖往上伸,土地革命是中心……

上图的“一字歌”最早流行于()

A.北伐战场 B.川陕革命根据地

C.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D.东北解放区

8.表1978—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政策变化表

时段

主要政策

1978-1984年

规范军工科研生产工作;完善国防科技工业制度;保障国防科技工业队伍稳定

1985-1992年

强调国防科技向民用科技的转移,颁布国防科技奖励与军品科研生产管理政策

1993-2001年

组建隶属国务院的新国防科工委和“政企”分离后的十大军工集团公司

2002-2007年

建立国防科技工业新体制,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实施军工单位改革重组等系列举措

表中的这些调整都()

A.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B.反映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实现了国防工业的独立自主 D.顺应了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

9.公元1世纪,罗马法律规定,尤尼亚拉丁人在罗马卫队中至少服役6年后,可获得罗马市民籍;如果拉丁人为罗马建造一艘不低于10000莫迪(1莫迪≈8.91公升)的运粮船,并为罗马运送粮食6年,可获得罗马市民籍。这些规定()

A.打破了贵族的政治垄断 B.适应了国家扩张的需要

C.限制了公民法适用范围 D.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0.长期以来,英国形成了国王在场时议会才能合法召开和运作的传统。1688年12月,詹姆斯二世在“毁掉议会选举令状,将国玺沉入了泰晤士河”后,携带唯一的儿子逃往法国。不久,议会颁布了被称为《革命稳固法》的一系列法律,宣布任何国王如果忽视议会法律都将冒被废黜的风险。据此可知,这些法律旨在()

A.剥夺君主的行政权力 B.拉拢保皇派势力

C.宣示王在法下的原则 D.废除王位世袭制

11.1844年6月,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织工们唱着自编的《血腥屠杀》之歌,发动了起义,控诉资本家的剥削,明确反对私有制。马克思认为这场起义“在开始时就具有了法国和英国的工人起义在结束时才具有的东西”。可见,马克思()

A.肯定了三国工人的联合斗争 B.赞扬了工人已具备阶级意识

C.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卷子杂货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多年致力于一线教学工作,结合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学习提升的,取得更好的成绩。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