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绪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①古代医学中的朴素人道主义医生是一个很古老的职业。据文字记载,埃及在公元前16世纪便有专司治病的医生,中国在公元前14世纪便有了用药物治疗疾病的医生。中国中国自古以来就把医学定义为“仁术”,将“仁爱救人”作为处理医患关系的基本准则。晋代杨泉在“论医”:“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并提出对病人要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做到“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明代医学家龚信在《古今医鉴·明医箴》:医生的首要条件是“心存仁义”。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仁爱救人”的医患关系准则,要求为医者同情病人疾苦,精研医术,一心救治病人的生命,对待病人一视同仁,不把病人视作谋取钱财的对象。第一章绪论①古代医学中的朴素人道主义西方“仁爱救人”的思想也是西方推崇的美德。《希波克拉底誓言》要求医生宣誓:“我愿尽自己之能力与判断力,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约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并提出医生的唯一目的是“为病家谋幸福”。《胡佛兰德医德十二箴》对医生提出了十二条道德要求,认为“医生活着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别人,这是职业的性质决定的。”要求医生“不要追求名誉和个人利益,而要用忘我的工作来救活病人,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不应怀有别的个人目的。”历史表明,不同时期的医学都将“救死扶伤”作为宗旨,都把“仁爱救人”作为调整医患关系的准则。可是,随着唯科学主义的不断膨胀,患者逐渐丧失了人的资格,而被置于物的地位。第一章绪论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离西方医学有其自身的人文传统和人性支撑,然而,在中国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西方物质文明为优,中国精神文明第一”,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基本采取蔑视以至敌视的态度。中国人的现代化追求是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前提下进行的,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西方的科技加中国的人文传统等于中国的现代化。于是请进了自然科学,却把人文科学堵在了门外,殊不知医学科学知识与医学人文传统就像画与画布不能分离。然而,在拿来这幅“画”的时候,遗弃了西方人文传统的画布。西方医学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必须经历带土移栽的本土化过程,即把这幅“画”临摹到中国的“宣纸”上,可惜,这个人文移栽过程并不成功。第一章绪论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离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一直到辛亥革命,器物层和制度层的努力都失败了,有识之士开始了新的思考和探索,决意要彻底洗刷封建思想文化、大力宣传灌输民主新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一场“大激战”,将批判的矛头透过君主专制的制度层刺向几千年来的价值信仰和伦理思想层面。在这场思想文化运动中,孩子和洗澡水被一并泼了出去,医学人文传统被当作封建文化的一部分受到鄙视、反对。于是我国的“现代医学”成了既无西方人文传统,又无中国人文传统的知识与技术体系。第一章绪论③医患关系物化医患关系物化指在医患关系中,医生的部分体力或脑力劳动日益被更多的先进仪器和设备所代替。由于这些仪器、设备等成为医患关系中医生诊疗疾病得以依赖的第三者物质媒介,降低了医生对患者病情主诉的重视,减少了医患之间思想交流的机会,淡漠了双方感情,使医患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被“物化”了,即医生与患者之间人与人的关系,日益增多地被人与物的关系所代替。我国传统的医患关系是以医患双方直接接触与交流为特点的。医生为病人诊治疾病,全凭感官的望、闻、问、切和运用医者的肢体为病人按摩治疗等。医者为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动用了医者体力和脑力的总和,那时的医患关系几乎全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今,随着电子技术、纤维光学、超声、激光、核物理、电子计算机等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大量的诊疗设备代替了医生的诊疗活动,病人退到了医疗设备之后。仪器的检测结果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患者的倾诉。患者失去了主体性进而也失去了人之为人的资格。第一章绪论③医患关系物化如今的医院,特别是大医院,疾病的诊断常常被分为几个专科甚至十几个专科,病人的整体形象消失了,医生头脑中存在的只是属于自己专科的局部,只是病人身上某块组织物,从而淡化了人的思想、人的社会性和整体性。由于大量诊疗设备等第三者物质性媒介的介入,医者与患者的直接接触减少,情感逐渐淡漠,医生诊断治疗的依据主要是化验指标、图像、仪器检测的数据,医者与患者的直接交流似乎更显得无关紧要了,于是医生只关心各种影像、图示、波形和数据,却忘了看一下患者那被疾病折磨的痛苦的形象。医学工作的对象不再是病人,而是疾病;病人也不再是完整的富有情感的人,而被当作一部需要修理或更换零件的机器。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医学伦理学的价值及结构(1)医患关系物化(2

文档评论(0)

135****6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