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4版】.doc

人教版2022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4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人教版2022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4版】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cháoshuǐgēnjùguǎngkuòzhuāngjia

pútaodàogǔchéngshútiánxiě

二、给下面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芙(fúfū)蓉(róngréng)渐(jiàngjiàn)

楚(chǔcǔ)洛(luòlò)壶(húhuó)

三、比一比,再组词。

塞(_______)秦(_______)征(_______)项(_______)亦(_______)

赛(_______)奏(_______)证(_______)顶(_______)赤(_______)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

鹤(______)童(______)面如(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彬彬慈(______)善(______)

(______)发(______)中聚(______)会(______)

1.再写出两个ABCC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写出两个描写外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填完后读一读,检查用词是否恰当。

清澈清洁清晰清楚清新

(1)他讲话的声音宏亮,大家都听得很(_____)。

(2)雨后的空气十分(_____);雨后的马路特别(_____)。

(3)(_____)的小溪里,那数不清的鹅卵石(_____)可见。

不是……而是……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是……还是……

(4)我们的教室(_____)宽敞,(_____)明亮。

(5)(_____)敌人砍断了他的半边膀子,(_____)他仍坚强地站着,没向敌人吐半个字。

(6)真正的强者在困难面前(_______)畏缩不前,(______)知难而进。

六、句子练习。

1.它若是不高兴啊,(________)谁说多少好话,它(________)一声不出。(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特务很狡猾。(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花飘落下来。(将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诲。(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扬。(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浩浩荡荡地_________。

2.__________,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3.智能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明白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从《嫦娥》中的“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嫦娥孤独寂寞的心情。

5.初春或初秋时,街上的人们穿衣服差异很大,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一句老话——_________。(填入合适的谚语)

6.通过学习,我认识了________的盘古,________的普罗米修斯,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根据意思在选文中找词语

(1)好像在思考着什么。(________)

(2)远大的志向(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1****17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