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docx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1

课题:挂饰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简析:

本谖意在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美的东西可以用来再组、加工,成为与众不同的小挂饰。

教学目标:

1、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

2、将收集、加工后的饰物穿起来,制作1-2串挂饰。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找到与众不同的材质来制作挂饰。

2、启发学生就作品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3、安全熟练的使用工具。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彩色纸、吸管、麦秆、果核、果壳、钮扣、贝壳、小石子及针线等材料。

2、教师收集各种挂饰的照片,准备胶水、针线等材料。实物投

影仪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出示“diy首饰屋”的宣传图片,请学生看上面人们自己选用各种珠子、小石子等材料串制的小挂饰。欣赏小挂饰,体会其装饰美感,了解挂僚的形式与种类。

活动二:

启发学生思考:你想做一件什么挂饰?生活中还有那些垂首可得的材料可以来制作小挂饰?

引导学生从书包里、教室里、操场上收集制作材料。

活动三:

先让学生将收集到的东西随意的用针线串起来,屣示给大家看好不好看。从而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东西穿在一起都好看。

引导学生按小组将有联系的材料归类放置到不同的袋子里,再观察、讨论:像纸片这样的材料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串起来才好看?小石子等较硬的、无法穿孔的材料可以用什么办法连起来?各组可以试一试。

以“新专利发布会”的形式请各组派代表来说说自己组尝试的结果。

将已分好类的材料用不同的袋子装好,收拾起来,准备下节课用。

第二节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欣赏优秀的挂饰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直接串上,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哪些方法来装饰好小挂饰。(如将彩纸剪成槐状粘到被穿的东西之间)

小组讨论、试验,交流结果。

活动二:

运用讨论好的.方法,用线串联整理好的材料,做一件小挂饰。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运用的材料的大小、形状引导学生将挂饰做成项链、手链、腰带、包饰、钥匙链、风铃等多种形式。

活动三:

拓展:出示用自制小挂饰加工的学生卡、班牌、小信插等,引导学生思考:还可将小挂饰于什么相联接,制成为生活服务的工艺品?

活动四:

将自己制作的小挂饰送给同学或老师,共同体会创造的乐趣。

收拾整理。小学一年级美术说课稿2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鸟找家》,是小学美术第一册第8课,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来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根据教材提供的故事情境,画出一携小鸟找家的过程的儿童想象画。

2、知识点的作用:

(I)、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同步发展

(2)、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友爱互助的思想

3,教学目标:

(1)、能根据特定情境进行简单推理,促进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同步发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运用绘画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在美术活动中体现关爱他人、友爱互助的思想。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思考、判断推理

难点:能将思考的结果透过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5、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6、课时:一课时

7,教室布置:将课桌拼成四个小组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根据一年级的心理特征。我采用故事创造情境的导入方法,先利用CAI深件来导入教学,让学生看动画制作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故事中来。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大胆设想,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今天这堂课要完成的任务中来。接着利用课件,步步深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慢慢转向形象思维,并让学生模仿和感受。最后,欣赏教材上的范画,让其认识表现形式的多种方法,感受绘画的风格,并进行选择。

2、学法分析:

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学为主体,做到学与练相结合。让学生激发情感,然后大胆想象,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再通过欣赏加深理解,在绘画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创造,及时提问,领悟绘画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三、数学过程

1、用故事创造情境导入: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小鸟和鸟妈妈,一天,天气晴朗,小鸟告别了妈妈到森林深处去玩,它东瞧瞧,西看看,可新鲜啦,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落山了,她告别了蝴蟆,准备回家,可是,这时,天已经黑了,小鸟找不到回家的路,急得呜的哭了起来,小朋友,你能帮小鸟找到自己的家吗?

2、分析讨论

(1)、问:小鸟为什么找不到家了?(因为天黑了)那么怎样才能使森林亮起来呢?小鸟的朋友会用什么办法帮助她回家呢?

(2)、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说说自己的点子

(3)、根据学生的想象,老师示范或用课件出示发光物,如:

手电、萤火虫.星星、月亮、汽车灯、灯笼

(4)、问:小鸟是在森林迷路的.那么怎么表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2****22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