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香词韵润校园.docxVIP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诗香词韵润校园

——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诗意校园建设纪实

文/张根富

“七二雄峰映朝霞,

如云游客赏春花。

风袅袅,

鹊喳喳,

一轮红日照千家。”

这不是某个作家的作品,而是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学生写的一首词。武当山特区溜西门小学把中华诗词引进课堂,列入课时计划,让师生在吟诵诗词美文的同时弘扬和继承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而开这先河的就是该校诗词专职教师吴文生,他率先在十堰市把中华诗词引进课堂,培养学生的诗兴,让课堂有诗意,给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中华诗词浸润学生的心田,启迪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该校承传统文化之流脉,开课程改革之先声,一直在努力营造充满诗意的校园文化,并以此为主线,创建特色品牌学校,走成一条特色教育成功之路。

一、建构课程,品味诗意

用诗词开启智慧,让智慧点亮人生。“诗教”不仅是诗词教育,

它的内涵也包括活泼和谐的诗意教学情景的营造。学校进行了“诗词进课堂”教研课题研究,并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成立了诗词校本教材编委会,诗词专职教师吴文生主编,诗词校本教材《小学生诗词联入门》编印成册,供教学使用。

每周开设一节诗词课。学校三至五年级学生每周开设一节诗词课,由诗词专职教师吴文生主讲,诵读诗词经典,进行诗词创作。诗词专职老师吴文生除了教学生诗词写作技巧外,还会教学生相关的中华礼仪、以及历史中的诗词、对联典故。“我很喜欢诗词课,大家在一起写诗词,既能开动脑筋,也能增进友谊。”该校五年级的张静雯说。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要想让学生步入诗的殿堂,多读多背无疑是一条十分有效的捷径。溜西门小学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大量背诵千百年来广为传颂的名篇佳作,并持之以恒,养成习惯。现在有的学生已会背诵八九十首古诗词,有的已背诵了一百好几十首。学校经常进行诗词背诵大赛,以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学校还要求学生背《三字经》,背《新四声对韵》;不仅背课文中的古诗词,还要求背课文中的精彩片段,不断增加其储存和积累,并且还专门编写了校本教材《诗词联入门》供教学使用,为诗词创作奠定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

宋代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提高学生的诗词创作水平,仅仅依靠读、背、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还要多写才行。溜西门小学在三至五年级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诗词

课,堂堂练习,从不间断。

学生尝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仿写。不讲平仄,放宽韵律,只要能围绕一个事物,押大致的韵即可。如“一只小铅笔,真是了不起。牺牲它自己,为我学知识。”(许琴《铅笔》)同时,学生的思路还未完全打开,加上资料极为有限,往往写了上句没有下句,怎么办呢。老师可引导学生尝试改写:即把所学的课文改写成诗歌。开始,老师不妨举例引路,然后再把自己的思路与材料的取舍作一说明。这样就为学生的改写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和借鉴。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多与技巧的日臻成熟,学生自然就会写出较为满意的作品来。第二个阶段为创作阶段。学生们有了仿写的经验,这样就可以撇开课本,跳出老师思维的窠臼,从生活中去找素材,进行自由创作了。那么在创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写什么呢。诗是情感的产物,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为了便于指导,在创作过程中,可采用命题和不命题形式进行。命题诗歌多半是季节物候、节日庆典、学习生活等内容,如《春之歌》《致妈妈》《庆六一》《童年》《五星红旗》等。不命题诗歌,学生选择的余地较大,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让童心在诗意的芳草地任意地栖居,在诗意的天空里展开想象的翅膀纵情飞翔。

由于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创作水平提高很快。经过几年的实验和推广,我校逐步探索出了有效的诗词课教学教学模式,并且在十堰市周边小有名气,吸引了附近各小学前来交流学习。

中华诗词学会秘书长王德虎先生曾亲临该校予以鼓励。东汽公司、十堰市教育局、十堰市教科院、十堰市诗词学会的领导、专家、

诗人曾多次莅临该校进行指导,这极大地激发与调动师生研习中华诗词的积极性,学校诗词教学研究,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现在,学校正把诗意教学渗透到每一节课中,拓展到各学科教学领域。

二、开展活动,共享诗意

在小学阶段,如何因地制宜,开展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外诗词活动,让孩子们渐渐觉得诗词就像吃饭、穿衣一样自然和必须呢。

每天十分钟古典诗词诵读。利用晨读前10分钟组织学生开展诗词诵读、开展诗歌精品欣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诗词欣赏与创作。采取集中诵读、个别诵读、自由诵读等多种形式进行,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自觉地积累国学经典,夯实基础。

学校成立了榔梅诗社,定期编辑一期校园诗刊《榔梅花》,收集学生自创诗词,择优向有关刊物推荐发表。吴文生老师主编的诗词校刊《榔梅花》已编印30多期,发表师生作品数千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日复一日刻苦地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57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3116610500003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