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 - tp技术原理ccie isp学习笔记高级应用.pptx

mpls - tp技术原理ccie isp学习笔记高级应用.pptx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PLS-TP技术原理刘彦平BeiJing2012.11海量资源海量教程学网络技术就来攻城狮论坛

目录上课复习内容LDPRSVP-TEMPLSL2VPN简介MPLSL3VPN简介MPLSOAMMPLSQOS

基本概念3MPLS简介MPLS(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起源于IPv(InternetProtocolversion4,因特网协议版本4),最初是为了提高转发速度而提出的,其核心技术可扩展到多种网络协议,包括IPv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因特网协议版本6)、IPX(InternetPacketExchange,网际报文交换)和CLNP(ConnectionlessNetworkProtocol,无连接网络协议)等。MPLS中的“M”指的就是支持多种网络协议。MPLS技术集二层的快速交换和三层的路由转发于一体,可以满足各种新应用对网络的要求。相关标准:RFC3031(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Architecture)

基本概念4FEC-转发等价类MPLS作为一种分类转发技术,将具有相同转发处理方式的分组归为一类,称为FEC(ForwardingEquivalenceClass,转发等价类)。相同FEC的分组在MPLS网络中将获得完全相同的处理。FEC的划分方式非常灵活,可以是以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类型或VPN等为划分依据的任意组合。例如,在传统的采用最长匹配算法的IP转发中,到同一个目的地址的所有报文就是一个FEC。2.LDP-标签分发协议LDP(LabelDistributionProtocol,标签分发协议)是MPLS的控制协议,它相当于传统网络中的信令协议,负责FEC的分类、标签的分配以及LSP的建立和维护等一系列操作。MPLS可以使用多种标签发布协议,包括专为标签发布而制定的协议,例如:LDP、CR-LDP(Constraint-BasedRoutingusingLDP,基于约束路由的LDP);也包括现有协议扩展后支持标签发布的,例如:BGP(BorderGateway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RSVP(ResourceReservationProtocol,资源预留协议)。同时,还可以手工配置静态LSP

基本概念53.标签标签是一个长度固定,仅具有本地意义的短标识符,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分组所属的FEC。一个标签只能代表一个FEC。标签长度为4个字节,其结构如图1所示。标签共有4个域:图1标签的封装结构标签共有4个域:??Label:标签值字段,长度为20bits,用来标识一个FEC。??Exp:3bits,保留,协议中没有明确规定,通常用作CoS。??S:1bit,MPLS支持多重标签。值为1时表示为最底层标签。??TTL:8bits,和IP分组中的TTL意义相同,可以用来防止环路。

基本概念64.标签交换路径一个转发等价类在MPLS网络中经过的路径称为LSP(LabelSwitchedPath,标签交换路径)。在一条LSP上,沿数据传送的方向,相邻的LSR分别称为上游LSR和下游LSR。如图3中,R2为R1的下游LSR,相应的,R1为R2的上游LSR。

基本概念75.标签分发协议LDP(LabelDistributionProtocol,标签分发协议)是MPLS的控制协议,它相当于传统网络中的信令协议,负责FEC的分类、标签的分配以及LSP的建立和维护等一系列操作。MPLS可以使用多种标签发布协议,包括专为标签发布而制定的协议,例如:LDP、CR-LDP(Constraint-BasedRoutingusingLDP,基于约束路由的LDP);也包括现有协议扩展后支持标签发布的,例如:BGP(BorderGateway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RSVP(ResourceReservationProtocol,资源预留协议)。同时,还可以手工配置静态LSP。

基本概念86.LSP隧道技术MPLS支持LSP隧道技术。一条LSP的上游LSR和下游LSR,尽管它们之间的路径可能并不在路由协议所提供的路径上,但是MPLS允许在它们之间建立一条新的LSP,这样,上游LSR和下游LSR分别就是这条LSP的起点和终点。这时,上游LSR和下游LSR间的LSP就是LSP隧道,它避免了采用传统的网络层封装隧道。如4.图3中LSPR2→R21→R22→R3就是R2、R3间的一条隧道。

文档评论(0)

guchengy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