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发展历史.docVIP

数学发展历史.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数学发展历史

数学发展历史

数学发展历史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数学发展历史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PAGE

学史研究证明:数学的发源地除古代非洲的尼罗河,还有西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东亚的黄河和长江。

知识简介: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大河

尼罗河纵贯非洲大陆东北部,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跨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后注入地中海。流域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全长6650公里,年平均流量每秒3100立方米,为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阿拉伯语意为“大河”。“尼罗,尼罗,长比天河”,是苏丹人民赞美尼罗河的谚语。古埃及人在这里创造出高度的文明。

世界三大河流:非洲尼罗河、南美洲亚马逊河、亚洲长江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

长江的上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干流全长6300公里。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长江均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注入东海。

长江在湖北省宜昌市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江西省湖口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长江流域是中国人口密集经济繁荣的地区,沿江重要城市有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长江在四川奉节以下至湖北宜昌为雄伟险峻的三峡江段(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斗坪(1994年12月14日开工,总工期17年)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约古宗列渠,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

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

数学的发展史一般分为四个时期(有很多分法),即数学的萌芽时期,古代数学时期,近代数学时期和现代数学时期。

一、数学萌芽时期(公元前6世纪以前)

1.“数”概念的产生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具备了识别事物多少的能力。逐渐地,这种原始的“数觉”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发展并形成了“数”的概念。早期人类在对事物数量共性的认识与提炼中,获取数的概念,从而播下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数学火种。大约发生于30万年以前的这一过程可能与早期人类对火的认识与使用一样悠久而漫长。数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决不亚于火的使用。

当对“数”的认识变得越来越明确时,人们开始对其表达萌生了一种冲动,于是就有了记数(实物记数、书写记数)的产生。

最早比较成功的计数方式可能来自于最方便的实物工具,那就是人类自己的手指。一只手上的五个指头可以被现成地用来表示五个以内事物的集合。两只手上的指头合在一起,不超过10个元素的集合就有办法表示。

当十指不够用时,随处可见的石子便成了当然的替代与补充。但记数的石子堆,很难长久保存信息,于是又有了结绳记数和书契(qi)记数。

数学发展历史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结绳记数是我国原始公社时期的一种计量方法,是原始公社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传说结绳记数,始于伏羲时代。西汉时曾经出现伏羲与女娲结绳的画像;在东汉武梁祠的浮雕上还刻有“伏羲仓

数学发展历史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原始公社时期,代结绳记事而起的一种比较进步的计量方法是书契记数。《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指文字,刻字在竹、木或龟甲、兽骨上以记数,称为“书契”。

结绳、刻痕之法大约持续了有数万年之久,才迎来书写记数的诞生。

大约距今五千年左右,人类历史上开始先后出现一些不同的书写记数方法(数字的产生)。随之逐步形成各种较为成熟的记数系统。如古埃及的象形数字(公元前3400年左右)、古巴比伦的楔(xie)形数字(公元前2400年左右)、中国的甲骨文数字(公元前1600年左右)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数字(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500年左右,人类关于书写记数的方法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如古希腊数字、古罗马数字、中国的算筹数码。

在这些记数系统中,除了巴比伦楔形数字采用六十进制、玛雅数字采用二十进制外,其他均属十进制数系。由中国人首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对人类文明尤其是一项特殊贡献。记数系统的出现使数与数之间的书写运算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初等算术便在几个古老的文明地区发展起来。

2.形概念的产生

与算术的产生相仿,最初的几何知识也从人们对形的直觉中萌发出来。史前人类首先从自然界本身提取几何形式,如注意到圆月与挺松在形象上的区别,并从圆月处获得圆形的感悟。他们还把自己的这种感悟再现于器皿制作、建筑设计和绘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孙二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文档领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