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2章 2.4 群落随时间变化有序的演替 同步练习 (1).doc

高中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2章 2.4 群落随时间变化有序的演替 同步练习 (1).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2.4群落随时间变化有序的演替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石茅(也称假高粱)是多年生禾草,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其种子常混在进口作物种子中而导致引进和扩散,目前已分布于我国多地,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石茅的种群密度时要做到随机取样

B.石茅入侵初期,往往会呈现类似“J”型曲线的增长

C.石茅入侵后的迅速增长阶段,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无关

D.石茅人侵后,可能会改变当地的群落演替方向,破坏生态平衡

2.(不定项)太平洋深处的一座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由于植被茂盛、物种独特,登岛研究的人员逐渐增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岛屿物种发展到现阶段是次生演替的结果

B.研究人员的到来可能会影响该岛屿的群落演替

C.调查岛上一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

D.群落演替过程中岛屿上物种丰富度增加

3.高原鼹鼠是一种营地下生活的挖掘类啮齿动物,挖洞时将挖出的土堆在地面,会在草甸中形成无植被覆盖的裸露土丘,土丘需6年左右才能逐步恢复。图1中CK、A、B、C、D表示土丘密度不同的5个区域。图2表示演替至第6年时各区域的生物量和植物丰富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裸露土丘的恢复过程属于群落的初生演替

B.草甸中高原盼鼠数量越多,恢复后植物丰富度越高

C.盼鼠挖洞行为有利于疏松土壤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D.彻底消灭酚鼠不利于提高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蕴含着生物学知识的语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

C.“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5.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水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B.出现过植被的地方,群落只能发生次生演替

C.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6.(不定项)某林区因森林火灾导致生态系统被毁,成为秃山。下面是之后20年间该林区植被变化情况图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20年间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

C.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D.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7.下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所处的营养级最低的一定是d种群

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则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

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则生态系统a~d四个种群间一定有食物链d→c→b→a

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

8.甲地因森林火灾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原有植被消失,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苔藓会比地衣更早地出现在乙地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二、填空题

9.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分布.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蝗灾已成为草原农牧业生产的重大危害之一.图甲示研究者对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一蝗虫取食量)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乙为农业部门对某次“亚洲小车蝗”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

①由图甲可知,该实验的因变量是,甲图所示结果为研究者依据实验结果建立的模型.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说明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②若图乙是对蝗虫的幼虫跳蝻进行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则该调查采用的方法是.为探究治理蝗灾的最好措施,农业工作者在蝗灾期间,分别采用了农药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由图乙可知,图中点是进行了农药防治,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图中点是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间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qzxmj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从事中小学一线英语教学20多年,热爱学生,采用驱动任务型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良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经获得市先进工作者。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09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