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全文共1页,当前为第1页。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代表人物:章西女王-----印度民族女英雄。

2.意义: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领导人:彼得一世

3.影响:

(1)积极: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消极: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

1.原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和领导人: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3.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4.影响:

(1)积极:①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②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消极:①加重了农民的负担;②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第3课美国内战

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背景(原因):

(1)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2)矛盾焦点:奴隶制度的存废。

二内战爆发

1.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2.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三北方的胜利

1.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通过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内容:①《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②《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2)作用: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场上联邦军队的被动局面。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2.结果: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3.实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额革命。

4.意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5.对林肯的评价: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一倒幕运动

1.背景:

(1)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逼迫日本开港通商,使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

2.开始: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3.结束:1868年1月,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同年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

二明治维新

1.背景:倒幕运动后,睦仁天皇改年号为“明治”,迁都东京。

2.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3.内容: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4)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影响:

(1)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但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重要标志: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4.代表成就: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孙二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文档领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