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规范.pdf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规范.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建设、监测实施和监测站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LY/T2359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terrestrialwildlifeofepidemicfocus

携带危险性病原体,危及野生动物种群安全或可能向人类、饲养动物传播的陆生野生动物。

[来源:LY/T2359—2014,3.1,有修改]

陆生野生动物疫病terrestrialwildlife-borneinfectiousdiseases

在陆生野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对陆生野生动物种群构成威胁或者可能传染给人类和饲养动物的

传染性疾病。

[来源:LY/T2359—2014,3.2]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monitoringonterrestrialwildlife-borneinfectiousdiseases

在监测陆生野生动物物种种群中发现行为异常或不正常死亡时,记录信息、科学取样、检验检测、

报告结果、应急处理、报告疫情的全过程。

[来源:DB44/T1061—2012,3.3,有修改]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monitoringstationsonterrestrialwildlife-borne

infectiousdiseases

承担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3.3)预警职责,通过巡护、观测等方式掌握野生动物种群动态,

发现陆生野生动物异常情况,对陆生野生动物疫病发生情况作出初步判断,及时报告陆生野生动物疫病

情况,并开展应急处置的实施单位。

[来源:LY/T2359—2014,3.4,有修改]

监测点monitoringsite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3.4)在其辖区内设置的用于长期监测野生动物种群情况的地点。

1

重点监测区域keymonitoringarea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3.4)在其辖区内,根据野生动物物种分布、习性及生境特点等情

况,所确定的需要重点监测的区域。

信息处理informationprocessing

对采集到的信息、报告等,进行汇总、分析、评估,得出陆生野生动物疫病(3.2)发生情况、影

响因素、危害程度、发展趋势等结果的过程。

[来源:LY/T2359—2014,3.9,有修改]

异常情况abnormalcondition

陆生野生动物表现出与该物种自然生活、生长过程不相符的生理、形态和行为等方面的情形。

注:异常情况主要包括:

——个体猝死、种群大规模死亡;

——行为异常,如跌倒、头颈部倾斜、头颈部扭曲、打转、瘫痪、惊厥等;

——运动异常,如在没有外伤的情况下无法正常站立、行走等;

——形态异常,如出现未知原因的消瘦、组织或器官肿胀、变色、开放性溃疡等;

——生理异常,如口鼻耳或肛门流出或清或浊的液体,打喷嚏、腹泻等。

[来源:LY/T2359—2014,3.13,有修改]

巡查路线patrolroute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3.4)在其重点监测区域(3.6)内根据陆生野生动物种类、习性及

当地生境特点布设的、用于定期巡查野生动物异常情况(3.8)的线路。

4监测站建设

监测网络建设

4.1.1建设原则

深圳市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以下简称“监测站”)按照“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区域统

筹,突出重点”的原则,充分结合其覆盖区域内的野生动物分布、生境特点、候鸟迁徙路线等因素,科

学合理设置监测网络。

4.1.2建设要求

监测站应制作所属监测网络建设示意图,示意图应明确标明监测点、重要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