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起源与发展.ppt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

1.1物联网的发展历程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研究人员提出将RFID与互联网结合,实现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任何物品进行标识和管理。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ITU-T)在《ITUInternetReports2005:TheInternetofThings》正式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全面透彻地分析了物联网的可用技术、市场机会、潜在挑战和美好前景等内容。2008年国际电信联盟对泛在传感器网络阐述为通过传感器、执行器、RFID等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和标识,感知的信息依靠网络进行传输和互联,将信息存储和信息处理后,实现各种具体的应用,其目标是使我们的环境变为不需要人类干预、并能为人类服务的智能化世界。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1.1物联网的发展历程2009年1月,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与美国奥巴马总统参加美国工商界领袖“圆桌会议”,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地球”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2009年6月,欧盟制定了《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该计划涵盖了物联网架构、硬件、软件与算法、标识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网络发现、数据与信号处理技术、知识发现与搜索引擎技术、关系网络管理技术、电能存储技术、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标准化等关键技术,对物联网未来发展以及重点研究领域给出了明确的路线图。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1.1物联网的发展历程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所时,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2010年9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被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高度予以重点关注和推进。2012年2月《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重点确定了物联网在“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9个重点示范应用领域。2012年8月国务院发布我国首个国家级物联网规划《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1.2物联网的基本概念通过条码与二维码、射频标签(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传感器网络等自动标识与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各种局域网、接入网、互联网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信息网络。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1.3互联网、物联网与泛在网互联网:又称因特网(Internet),将计算机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单一巨大的国际网络。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IOT(Internetofthings):最早的IOT网络,实际上是RFID网络,该概念最早来自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Auto-ID中心研究人员。他们最早提出将RFID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任何物品进行标识和管理。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1.3互联网、物联网与泛在网传感网:传感器网络(SensorNetworksorWirelessSensorNetworks)的简称,将传感器组成网络,形成网络的方式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更多是通过无线的方式组成网络。而传感器则是一种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的器件。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1.3互联网、物联网与泛在网M2M:最早来自于诺基亚,其含义有Machine-to-Machine、Man-to-Machine,或者Machine-to-Man等,其侧重点在于无线数据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无缝连接,从而实现在其基础上的无线业务流程的自动化、集成化,并最终为用户创造增值服务。CPS:美国基金委员会近几年提出CPS(CyberPhysicalSystems)研究计划,该计划通过3C技术即计算(Computation)、通信(Communication)和控制(Control)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1.3互联网、物联网与泛在网泛在网(UbiquitousNetworking):又称为U网络,指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按需进行的信息获取、传递、存储、认知、决策、使用等服务,网络超强的环境感知、内容

文档评论(0)

vermonth155-2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ppt课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613506700006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