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五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汇编:古诗词赏析.doc

高考语文复习五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汇编:古诗词赏析.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高考语文复习五年高考语文知识点汇编:古诗词赏析

一.诗歌阅读(共4小题)

1.(2021?北京)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1】

苏轼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

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

周公与管蔡【2】,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

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3】。

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释:【1】此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一日苏轼游白水山佛迹岩,夜闻其子苏过诵陶渊明《归园田居》,于是作此诗。【2】周公与管蔡:西周初,管叔、蔡叔叛,周公率兵平叛。【3】华颠:头发花白。

(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州多白水”四句写景,写惠州被群山环绕,幽僻而苍凉。

B.“东家著孔丘”四句,写出了当地人的道德淳厚、民风纯朴。

C.“周公与管蔡”二句,设想彼此对立的人也会向往安居于此。

D.“我饱一饭足”二句,写生活虽穷困,但诗人仍能感到满足。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与陶诗都反映出诗人在远离官场之后,归隐田园的心情。

B.作者效仿陶渊明,在抒写田园生活时,表达了对劳作的热爱。

C.陶诗原作除最后一句外通篇对仗,作者这首和陶诗也是如此。

D.本诗语言质朴而内涵丰富,正如作者评陶诗所言“质而实绮”。

(3)宋诗以理见长,苏轼这首诗也有此特点,请分析诗歌最后四句说出了怎样的道理。

2.(2020?北京)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寄东鲁二稚子【1】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2】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释:【1】这首诗作于金陵。【2】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由江南农事春景联想到东鲁田地无人耕种,心生茫然之感。

B.李白思念一双儿女,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不禁泪下如泉。

C.这首诗叙事朴实,语言明白如话,亲切自然,堪称“天然去雕饰”。

D.这首诗展现李白柔情的一面,其风格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同。

(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先说“吴蚕已三眠”,后又说“别来向三年”,抒发了青春不再的痛苦之情。

B.诗人先感慨“谁种龟阴田”,最后又说“因之汶阳川”,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志向。

C.“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这两句由金陵酒楼引发东鲁家园之思,过渡巧妙。

D.“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意思是想到孩子们缺失父爱,诗人心中纷乱焦虑。

(3)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

3.(2019?北京)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

陈与义

其一

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

含章【4】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5】。

注释:【1】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2】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3】从教:任凭。【4】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额头形成美妆。【5】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

B.第二首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

C.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

D.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

(2)题画诗往往包含“画外音”。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

B.第一首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

C.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

D.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

(3)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2018?北京)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4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