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角看中国企业出海系列一: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企业出海的新趋势.docx

宏观视角看中国企业出海系列一: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企业出海的新趋势.doc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OC\o1-2\h\z\u引言 4

从出口到出海:逆全球化浪潮下,企业的“趋利”与“避害” 4

“逆全球化”浪潮冲击全球供应链格局 4

出口贸易面临“平台期” 6

政策趋势:鼓励基建和新兴制造业有序出海 11

3.1.1979-1996年,企业出海的政策限制松动 11

1997年-2018年,政策大力支持企业进入出海高峰期 12

2018年后,政策的行业取向明确,企业有序出海 13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发展趋势与分析 14

中国企业出海的现有格局 14

中国企业出海特征的解读与分析 19

中国企业出海的未来机遇 20

从美日经验看跨国企业出海的一般进程 20

中国企业出海下一步增量的推演 21

风险提示 25

图119世纪以来的全球化进程,% 5

图2全球区域贸易协定数量攀升,协议个数 6

图3区域贸易协定覆盖广度加大,协议个数 6

图41980年以来中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张,美元 7

图5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占比增加,% 7

图6一般贸易成为主导贸易方式,% 7

图7私营企业成为出口贸易的重要主体,% 7

图8“三驾马车”对我国GDP的拉动,% 8

图9我国对外依存度在2006年左右出现拐点,% 8

图10我国各行业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1-10 9

图11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9

图12高新技术产品(海关总署定义范围)在我国出口总额中的占比,% 9

图13中国出口份额,% 10

图14中国和越南月均工资对比,美元 10

图15各国对美国商品出口份额,% 10

图16中国对外出口目的地占比,% 10

图171979年以来中国海外投资流量及存量,亿美元 12

图18中国的海外资产负债情况,万亿美元 14

图19中国海外资产结构,% 14

图20我国对外投资主要投向非金融类企业,% 15

图21股权投资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导形式,% 15

图222022年末对外投资存量在各洲的分布情况,% 15

图232022年末中国对经济体直接投资存量构成,% 15

图242022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行业分布,亿美元 16

图252022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按三次产业分类构成,% 16

图26投资并购比重下滑、绿地投资再兴,亿美元,% 18

图272022年末境内投资者行业构成情况,% 18

图282022年末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按境内投资者注册类型分布情况,% 19

图29美日企业跨国发展的一般进程 21

表12022年末中国对各洲直接投资存量前五位的行业,亿美元,% 16

表2近年来汽车行业出海投资,截至2023年底 22

引言

本篇报告是宏观视角看中国企业出海系列的第一篇。在本篇中,我们通过跨国比较视野,回答中国企业出海的三个基本问题:当前中国企业为什么要出海?政策对于企业出海的导向是什么?企业出海未来有哪些新的趋势和机遇?

从出口到出海:逆全球化浪潮下,企业的“趋利”与“避害”

“逆全球化”浪潮冲击全球供应链格局

“逆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是中国企业新一轮出海潮的大背景。“逆全球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进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市场再分割现象,包括从全面开放退回到有条件开放,甚至封闭的过程。具体体现在对商品、资本、劳动力等国际间流动设置的各种显性及隐性障碍。2008年后,全球步入第二次“逆全球化”时代。2020年,新冠疫情打破了全球以往的供应链运行秩序,使“逆全球化”思潮进入白热化阶段,以往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国际分工无法开展,“逆全球化”思潮达到顶点。我国企业将生产要素向世界转移,正是顺应区域化浪潮的趋势。

从有记载的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我们分析认为总共经历了两次“全球化”与两次“逆全球化”。

第一次全球化:始于19世纪的技术革命和自由贸易思潮的兴起,影响范围广泛。国际贸易蓬勃发展,阿根廷、德国和日本等国深度融入国际经济,大量技术工人在国家间迁移,跨国投资畅通无阻。英国利用其海军力量和英镑金本位制度,强有力地推动了这一轮全球化的兴起和扩展。

第一次逆全球化:源于20世纪初的一系列金融危机和政治变革,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1929年的华尔街金融危机迅速波及欧洲,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导致的传染效应显著,大量银行破产,国际贸易和投资急剧萎缩。各国纷纷采取保护主义措施,加剧了全球经济的衰退。英镑金本位制度的终结和随后的货币战与贸易战,从根本上动摇了第一次全

球化进程。

第二次全球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萌芽,在冷战结束后加速发展。这一时期,以美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