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诗鉴赏教案:诗眼与用典-通用.docVIP

高考复习古诗鉴赏教案:诗眼与用典-通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

诗眼与用典

课型

古诗鉴赏复习课

课时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诗眼与用典,并能在诗歌赏析中加以运用。

过程与方法:运用诵读、点拨、讨论等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诗眼与用点,结合具体语境引导学生在运用中理解概念并形成能力。

情感、态度、值观:体味诗歌感情,品味诗歌语言,使学生对我国的古代诗歌更深的爱,更深的理解。

学情分析:所教学生是我校高三级的学生,对诗眼与典故有所了解,但并不全面,尚未能结合具体的诗歌来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思考进行合作、探究,以提高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全面地理解诗眼与用典,并能在诗歌赏析的过程中加以运用。

教学方法: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点拨。

诵读法、讨论法:通过反复诵读、讨论,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功业未成

板书设计:

忧时光易逝诗眼:忧

人才未得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前:背诵《短歌行》

二、导入新课:

放《三国演义》片断。教师导入:高三的语文也可以学得比较有趣味一些。

三、寻找诗眼

提问: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一个“忧”字。作者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三种感情:功业未成之忧、时光易逝之忧、人才未得之忧。这三种感情可以用一“忧”字来加以概括。

明确:忧字,就是全诗的诗眼。

提问、什么是诗眼?

明确:对诗眼一词,有三种理解。

、诗人的赏鉴能力﹑观察力。

明朝的袁宏道《与伯修书》:“近来诗学大进,诗集大饶,诗肠大宽,诗眼大阔。”此中之诗眼,即指诗人的赏鉴能力﹑观察力。

、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些句中之绿字,“绿”写活了春风,隐隐传出了江南春来早的讯息,堪称“诗眼”。

、亦指一篇诗的眼目﹐即体现全诗主旨的字或词。

四、迁移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西卷)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案】: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西卷)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答案】化动为静,描绘出遥看瀑布飞泻时的景象。

五、品味用典

提问,并组织讨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改为“贤能之士,牵挂我心”好不好?“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改为“礼贤下士,天下归心”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用典。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用典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利于作者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此诗中用典的还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六、迁移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和对联,完成下列各题。

赤壁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

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

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

.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一句同说事。(分)

明确:.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七、总结:辨析诗眼,品味用典,是古代诗歌鉴赏中的难点,大家应细心领会,加以掌握。

八、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年福建卷)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文档评论(0)

188****51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