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优质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画杨桃优质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同学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2.通过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同学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晰。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用“严厉”、“熟识”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最末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晰。

教学预备

杨桃的实物或模型与挂图,投影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课前预习

1.依据课题,初读课文,边读边思索:

当你们看到29课《画杨桃》这个题目时,会产生什么想法呢?课文是写谁画杨桃?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画?怎样画的?画得像不像?

2.划出文中的生字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记忆。3.熟读课文,解疑设疑。

这篇课文的就将杨桃画成了五角星,不仅没有受到批判,反而得到了确定,这是为什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状况

1.出示杨桃的实物或挂图,引导同学描述,并加深对杨桃的认识。

2.联系预习中的问题,引导同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知道文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1.默读思索争论:“我”〔〕照实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可笑吗?

2.老师范读课文,同学留意辨析“我”、“同学们”及“老师”说话时不同的语气、语调,并留意生字的发音。

3.齐读课文。

4.思索〔也可同桌争论〕: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写的是“我”学校四班级一次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

5.以问促读,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哪些段落是写在一次图画课上发生这件事的?〔从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这是文章描写最细致的部分,即文章的重点部分〕

〔2〕开头第1自然段,写的是什么?〔讲父亲怎样教“我”学画。〕〔这是文章的第1部分〕

〔3〕文章最末一个自然段写什么?〔讲父亲和老师的话使“我”一生受用。〕〔这是文章的第3部分。〕

小结:通过上面的阅读和练习,我们清晰地知道这篇文章由三部分构成,且属“总──分──总”式结构。第2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三、细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解词,〔也可依据预习状况,对生字词做一强化〕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嘱咐:再三提示、叮嘱的意思。

想当然:指不顾实际状况,只依据自己脑子里的印象下判断。

走了样:失去原来的样子。画走了样:画的和原来的样子不同。

小结:从这一段可以了解到,最初做画的严谨立场是父亲严格要求,多次教导的结果。

2.分角色读读课文的第2部分。

〔1〕选择一名同学读旁白,另外一名同学读同学甲,一名同学读同学乙,其余同学读“大家”的话,老师读“老师”的话。

〔2〕老师将这部分涌现的生字板书在黑板上,并指名读一读它们所在的句子,达到正音、解义的目的。

“审”〔shěn〕“晌”〔shǎng〕:翘舌音。

“肃”〔sù〕:平舌音。笔顺:〔共8笔〕

熟识〔*ī〕:知道得很清晰。

哈〔hā〕:拟声词。本课指放声大笑时发出的声音。

3.指名读课文最末一个自然段。

“诲”:四声〔huǐ〕,字义是教育、诱导。受用:得到好处。

一生受用:就是对自己一辈子都有援助、都有好处。

4.抽读生字新词卡片,识记生字。

5.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体会词义,进一步熟识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细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要通过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弄懂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后没受到老师的批判,反而受到了确定;老师的话与父亲的话有哪些相像之处。他们的话为什么能使终生受益呢?〔也可依据班级详细状况,让同学自己把在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二、讲读课文

1.从课文第三部分入手,达到牵动全文之目的。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末一个自然段。理解“受用”是什么意思,“一生受用”呢?

〔2〕从“一生受用”这个词中,我们能不能估量出写这篇文章时,大约是什么年龄?〔大约年事已高,也就是人到老年。〕〔从“使一生受用”这个词还可以看出,本文是用回忆的手法,写了发生在学校四班级一节美术课上的一件事。〕

①能使“一生受用”的教导肯定是使终生不忘的。是谁的教育使终生不忘呢?〔是“老师”和父亲的话。〕他们讲的内容一样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从“是那么相像”这个词中看出的。他们讲的内容一样。〕相像是相像或相同,前

文档评论(0)

欣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