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可打印).doc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可打印).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可打印)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áo)宽宥(yòu)瞥见(pēi)自惭形秽(suì)

B.冠冕(guàn)对弈(yì)娉婷(pīn)成吉思汗(hán)

C.箴言(zhēn)红晕(yūn)轻觑(xù)矫揉造作(jiǎo)

D.麾下(huī)游弋(yì)矗立(chù)彬彬有礼(bīn)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蓬蒿旁鹜引颈受戮一泻千里

B.慰藉告罄相得益彰莫明其妙

C.沧桑笙萧锋芒毕露一反既往

D.馈赠陷阱通宵达旦再接再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楼房倒塌已过去了三个小时,在扣人心弦的等待中,这个受伤严重的老人终于被消防队员救了出来。

B.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的长期战略,也是优先对外发展的方向。

C.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但绕城而流的锦江河水面如镜,碧波荡漾,清风习习,两岸垂柳楚楚动人,令人陶醉。

D.铜仁市公安局组织万山区、松桃自治县、江口县公安机关开展扫黑除恶集中收网行动,让黑恶分子无地自容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我市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市民的爱国热情。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发扬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C.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开展了“安全伴我行”知识讲座活动。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手掌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飞溅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燥热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D.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①你会发现,烦恼正渐渐消散。再次启程,你会一身轻松。

②停下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叶的光芒、花的辉煌、草的力量。

③面对他人的质疑,你是否苦恼过?面对学业的受挫,你是否沮丧过?

④那么,何不选择偶尔停下来呢?

A.③④②①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④③①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蒹葭苍苍,______。(《诗经·蒹葭》)?

②大漠孤烟直,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李商隐《无题》)?

④______,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⑤_____,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⑥________,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赤壁》中,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_____”。?

②《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清晨之景的句子是“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一)黄州安国寺记

(宋)苏轼

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①,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陂池亭榭。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②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③自落,表里翛然④,无所附丽⑤,私窃乐之。旦往而暮还者,五年于此矣。

寺僧曰继连,为僧首七年,得赐衣⑥。又七年,当赐号,欲谢去,其徒与父老相率留之。连笑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卒谢去。余是以愧其人。七年,余将有临汝之行。连曰:“寺未有记。”具石请记之。余不得辞。

(注释)①指苏轼在吴兴任太守期间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黄州。②罪垢:指罪孽。③染污:烦恼。④翛(xiāo)然:超脱的样子。⑤附丽:附着,依附。⑥赐衣:指朝廷对佛教高僧的赐衣和赐封号制度。

(二)行香子·述怀①

(宋)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②,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

文档评论(0)

134****92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