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民族性(全).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哲学民族性分析

——孔子和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思想比较

民族性随着历史的推进,血缘和地域构建出的民族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产生了不同特点不同取向的哲学思想体系,哲学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的综合体现,所以哲学也成为了每个民族或国家的标志。

不可通约性?

孔子&苏格拉底VS

伦理混乱与道德堕落是社会无序的根源,都将建构新伦理、倡导道德振邦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仁善

相似之处“仁”和“善”分别是孔子和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和最高点。“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人”。(爱人,忠恕,孝、智、勇、诚、义、谦、敬、俭……)“善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目的,其他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善而进行的,并不是为了其他目的而行善。”(正义、勇敢、节制和智慧)

主张通过学习提升道德修养“美德即知识”“无人自愿为恶或做他认为是恶的事,趋善避恶不是人的本性。”“性相近,习相远”

伦理思想运用到政治思想——伦理政治型的贤人政制。孔子认为“仁”不仅全部德行的最高原则,更是合乎施政的明智选择,统治者只有修身才能治国,主张统治者实施仁政、德政。苏格拉底也认为道德是政治之本,只有贤人以德治民、教化民众才能真正造福人民、造福城邦。

区别本体论——道德伦理范畴阐述方法不同:综合法——辩证法家族本位——个人和城邦集合

孔子&柏拉图VS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天在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统治集团财产公有

孔子&亚里士多德VS

“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伦理德性总是被过度或不足所破坏,如勇敢、节制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对什么都害怕回避,那就是懦夫,反之,天不怕地不怕敢冒一切危险便是莽汉;如果沉湎于享乐不能自拔便是放纵,而要是摈弃一切享乐便成为麻木无情的人。所以,节制和勇敢都会被国度和不足所破坏,只有中道才能保持、维系他们。”

孔子的“中庸”是儒家尊奉的最高的处事原则,而“中道”本身则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德性。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可以很清楚看到个体不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而践行中庸,而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道德,与此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更多强调个体在寻求中道过程中的意志自由性。

总结中西哲学特点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和政治制度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建构,而民族的差异性也导致了哲学思想的差异性,这种民族性表现在各种哲学在思维方式、范畴运用、价值观念和作品风格上。

黑格尔:“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哲学也是这样,它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马克思:“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我们不能刻意夸大这种民族性和差异性,应该看到东西方的哲学虽然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有着通融性。对人的终极关怀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78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