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风云四-平壤战役.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兵平壤为进占朝鲜第二大城平壤,阻止日军北上,进而以此为基地挥师南进,驱逐日军。清廷派遣出四支部队分别是:驻札天津小站的总兵卫汝贵部盛军步骑13营6000人;驻扎旅顺口的悍将提督马玉昆部毅军6营2000人;提督左宝贵部奉军3500人;丰升阿马步1500余人,总计北路兵力14000余人。四大军7月21日开始启程,由陆路进入朝鲜,目标:抢占平壤。卫汝贵抢占平壤、叶志超出任总统获悉日军小队侦察兵已前往平壤后,清军最先入朝卫汝贵见情况紧急,火速派遣亲兵马队先行。清军先头部队7月31日抵达平壤,日军撤走。8月初,清军四路大军先后开进平壤。从牙山撤回的叶志超、聂士成部,也分别在8月下旬抵达平壤。至此,清军已集结了一万五、六千人。8月25日,清廷委任败军之将叶志超总统驻平壤的清军部队。平壤城内李鸿章的踌躇朝廷命诸军迅速前进,直抵汉城。但李鸿章看到陆军实力有限,进攻没有把握,便提出“先守定局,再图进取”,并要求集兵三万,稳固后路,然后才能分兵南下。但此时北洋陆军已调走一半,不能再抽,于是清政府下令奉(天)、晋、豫、鄂、湘诸军抽调军队入朝。但各省行动缓慢,至9月13日,千余人驰抵朝鲜义州外,其余没有一军渡过鸭绿江。这样,平壤诸军无法出击,只能据守了。当清军踌躇不决的时候,日军也按计划加紧增兵朝鲜,目标是肃清朝鲜清军。8月下旬和9月上旬,日军第五师团全部,第三师团的一半兵力先后进入朝鲜,组成第一军,由陆军大将山县有朋任司令官,兵力达19,600人。日军补给极其困难,不能久等。因此,先到汉城的第五师团长野津决定速战速决,不等后续部队,以手头16,000人强攻平壤,9月15日发动总攻。9月12日,日本第一军司令山县有朋大将到达朝鲜指挥平壤战役。他对部下训示:“万一战局极端困难,也绝不为敌人所生擒,宁可清白一死,以示日本男儿之气节,保全日本男儿之名誉。”日军兵分四路1、旅团长大岛义昌率领混成第九旅团;2、第5师团长野津道贯率领第5师团主力;3、旅团长立见尚文率领2400人,称朔宁支队;4、联队长佐藤正率领数千人,称元山支队。进攻平壤的四路日军共计16,000多人,山炮44门。日军攻击平壤的作战计划第9旅团到达平壤以南,以引诱、牵制清军;元山支队到达平壤背后,切断清军退路,从背后攻击平壤;朔宁支队由平壤东北发起攻击;第5师团主力由西南面进攻平壤。日军计划15日凌晨发起总攻。日军进军平壤,李鸿章急电叶志超及诸将加强防守。叶志超见后援迟迟不到,恐后路被日军截断,于是分兵数千驻扎平壤后路的安州、肃州和义州。这样,驻守平壤城内外的清军只有约9,500人,山炮、野炮和机关炮38门。至9月13日,清军防御部署基本就绪。南战场15日凌晨,日军对平壤按计划开始了总攻。战役首先由大岛率领的混成第九旅团在平壤以南展开。大岛轻敌骄傲,急于建功。他在14日许愿说“本旅团将以明日午前8时前后攻陷平壤,共握手于城中,以祝万岁”。大同江上清军架设的船桥左宝贵、马玉昆船桥鏖战14日午夜,日军第9旅团分兵分三路,向大同江清军阵地发起进攻。15日凌晨3时,日军接近清军桥头堡。清军立即还击。清军大炮也隔江轰击,平壤之战打响。参战日军步、炮兵共3600人;清军是毅军马玉昆等部共2000余人。日军集中兵力进攻船桥里的三个桥头堡,大炮连续猛烈轰击清军堡垒,清军也连连发炮还击。日军强行进攻桥头堡,因缺乏隐蔽物完全暴露。清军“频频发射之连发枪子弹掠过树枝头,恰如疾风扫落叶一般”,日军伤亡惨重,林久实大尉、细井有顺中尉、今井健中尉被当场击毙。日军指挥官不顾伤亡,驱赶士兵拼死冲击,下令“宁死勿退”。日军向清军左、右两翼堡垒冲锋,以优势兵力占领两翼堡垒。清军炮兵,用猛烈的炮火轰击失守的两翼堡垒。日军“死伤甚多,如第ll联队第l中队将校悉数战死或负伤;第21联队第2、第4中队,其士官亦皆战死”。卫汝贵反攻卫汝贵亲率盛军200人过江,向日军发起反冲锋。西岛挥刀督战,不准士兵退却,两军展开白刃格斗。两军炮兵也激烈的炮战。对射中,日本“炮兵中队山本大尉以下24名被杀伤”。清军愈战愈强,而日军自午夜出发,未吃早饭,饥疲不堪,弹药亦将告尽。尤其“中央队战线弹药全部射尽,且将校多数伤亡”,已无力再战。下午1时,大岛义昌只好下令撤退。各路日军慌忙后撤,于下午2时狼狈退走。战后的船桥里这次战斗,日军将校以下战死140名,伤290名,旅团长大岛少将也受了伤,无功而返。日人有诗叹曰:“此役不克旗下死,呜呼苦战船桥里。”——日本诗人衫浦梅谭西战场上午8时许,日军第五师团主力共5,400余人,由师团长野津道贯中将指挥到达平壤城西。

文档评论(0)

177****78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