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docx

新疆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及古诗词诵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百年来,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成果丰硕,而整体框架和研究思路都师法鲁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俨然成为文学研究的新风向。受此影响,研究者萌生了“重写小说史”、走出“鲁迅时代”的想法。回顾鲁迅的古代小说研究,不难发现学术来源的多样性。一方面,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继承了明、清两代学术遗产。另一方面,鲁迅小说史植根于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深受西方文学理论影响。时代的浪潮褪去,后来者便能发现,有待商榷之处不少。

同时,“重写小说史”绝非一时心血来潮,它是学术演进的必然要求。新文献、新材料的不断发现、整理,也使“重写小说史”成为可能。文学、文本研究的深入、细化,使“重写小说史”变得可行。新范式、跨学科研究的引入、交融,使“重写小说史”更具有价值。以上三条路径,值得研究者深入思考。

首先是新文献、新材料的发现、整理。文献之“新”,实有两层含义:一是发现新文献,包括新的小说作品、未见收录的新版本、新的小说史料,弥补了小说史写作中缺失的环节;二是对旧文献的新解读。小说史的更新,更需要从已有文献中寻觅新意。这便要求研究者抱持问题意识,沉潜于文本之中。如鲁迅、胡适认为《西游记》的主题系“游戏之作”。因鲁迅、胡适巨人般的存在,“游戏之作”的观点很快成为定论。明清两代“证道之书”的观点遭到摒弃,后又被“农民起义”“反抗封建”取代。直到近代,学界才重新审视“证道之书”的合理性。学者仔细爬梳文本,发现了许多能够支持“证道之书”的论据。

其次,文学研究的深入,使“重写小说史”具有可行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思想解放为小说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很多既往研究忽视的、不被视为“问题”的问题,受到瞩目。文学观的迭代,是“重写小说史”的前提。中国传统学术体系中的“小说”属于子部,虽不乏情节婉转,叙述曲折的作品,但总体而言仍与西方叙事小说不同。因此,以叙事手法成熟与否来衡量古代小说文学性高下,本是强人所难。何况,经典叙事学研究也未必完全适用于古代小说领域。

最后,跨学科研究为“重写小说史”开辟了新的道路。从学术传统看,古代小说研究应属于历史研究(最广义上)的一部分。然而,史学研究通常只是将小说视为考察典章制度、社会文化、物质生活、宗教活动的材料,或对小说加以史源学的检讨,极少将古代小说视为兼具文史意义的复合文献。与之相对,文学研究过度强调古代小说的文学性,对小说的社会文化意义有所忽视。单一的文学或史学研究都存在局限,难以推动古代小说研究转向。跨学科、多视角的交叉研究,不仅提升了古代小说的文本价值,也有助于考察文本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思想与行为模式,进而影响对古代小说的评判,推动小说史写作向前发展。

(摘编自霍达《中国特色古代小说史重写的三条路径》)

材料二:

回顾学术史可以发现,各家小说史基本并未实现所谓“重写”,而是基于前人的“续写”。但是,这种“续写”并不意味着重复,而是一种学术“自觉”。它既是学术史的“自省”,也是小说史作为“史”的“自觉”。

石昌渝《中国小说发展史》的产生形成了这种“史”的学术“自觉”,这与其文学史观有密切联系。他撰文指出“文学史的本质是史”“文学史有其特殊性,但又具有史的一般性,文学史的编写应当在这一般和特殊的结合中探索自己的方法。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文学史作为史的科学品格”。

《中国小说发展史》的撰写是对“小说史的本质是史”这一小说史理念的进一步具体化,这一具体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坚持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文学本位,注重对小说史实的本体回归。这种“文学本位”既体现在“小说”界定中,也体现在对小说源流的具体梳理中。就“小说”界定而言,著者始终坚持“小说”属于文学范畴,主张与历代史志著录的“小说”概念相区别,并将以传奇文为主体的文言叙事作品作为小说的最初形态。

其次,注意小说史文学本位与民族文化、社会生活的关联,注重对小说史演进动力机制的深入开掘。正如本书《自序》中所论,“小说是文学的一部分,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再次,注意求实理念与工作实践的结合。“小说史的本质是史”的小说史理念,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的小说史观念、书写策略中,也体现在文献资料的深入搜集、研究路径的深入探索、疑难问题的深入考察等具体实践中。回顾以往可发现,任何小说史研究的展开都是以文献搜集作为基础的。石昌渝先生不仅与刘世德、陈庆浩等先生合作,搜集流落海外的古代小说版本,也积极组织编纂《中国古代小说总目》,将海内外可见的文言、白话小说汇总编目。此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