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急救知识培训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温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目录高温危害与防护措施中暑症状识别与处理方法烧伤烫伤急救处理蚊虫叮咬过敏反应应对高温天气下饮食安全与健康总结回顾与拓展学习CONTENTS

01高温危害与防护措施CHAPTER

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增多,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出现中暑症状。体温调节失衡加重心脏负担影响肾功能高温时人体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持续高温可能导致人体脱水,进而影响肾功能,严重时甚至引发肾衰竭。030201高温对人体影响

如建筑工地、农田劳动等,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导致中暑。户外作业如汽车内、地下管道等,通风不良、温度迅速升高,极易发生热射病。密闭空间如热带雨林、沼泽地带等,高湿度会加剧高温对人体的影响。高湿环境常见高温危害场景

关注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头晕、恶心、胸闷等中暑症状,立即停止活动,到阴凉处休息,并及时就医。备用药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及时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水,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避免脱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曝晒,尽量在早晚凉爽时段进行户外活动。穿着合适选择透气、吸汗的衣物,佩戴遮阳帽、太阳镜等防晒用品。防护措施与建议

02中暑症状识别与处理方法CHAPTER

中暑类型及症状表现先兆中暑表现为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表现为高热、无汗、意识障碍等,体温可达40℃以上,甚至导致死亡。

应急处理措施迅速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扣,以利于散热。补充液体: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人工散热: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水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重症中暑病人,必须立即送医院救治。搬运病人时,应用担架运送,不可使患者步行,同时运送途中要注意,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积极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预防措施与建议高温天气下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在烈日下暴晒。穿着宽松、透气的衣服,利于散热。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喝水,及时补充体内水分,避免脱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03烧伤烫伤急救处理CHAPTER

仅伤及表皮浅层,生发层健在,再生能力强。表面红斑状、干燥,烧灼感,3-7天脱屑痊愈,短期内有色素沉着。伤及表皮的生发层、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创面靠残存的表皮生发层和皮肤附件(汗腺、毛囊)的上皮再生修复,如不感染,创面可于1-2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瘢痕,但多数有色素沉着。全层皮肤烧伤甚至达到肌肉或骨骼。创面无水疱,呈蜡白或焦黄色甚至炭化,痛觉消失,局部温度低,皮层凝固性坏死后形成焦痂,触之如皮革,痂下可显树枝状栓塞的血管。因皮肤及其附件已全部烧毁,创面修复依赖于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一度烧伤二度烧伤三度烧伤烧伤烫伤程度判断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烧伤,现场急救的首要任务都是立即脱离致伤源,最大限度地阻断致伤源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用流动的冷水对创面进行淋洗、冷敷、浸泡,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等冷敷。冷疗能阻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其加深,并可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和水肿。冷疗时间越早越好,在伤后即刻进行,直至创面不感疼痛或疼痛显著减轻为止。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特别是四肢的烧伤。用干净纱布或被单覆盖创面,或用清洁的床单、衣服等简单包扎,避免污染和再次损伤,有利于后续的治疗和恢复。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妥善保护创面应急处理措施

烧伤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引发感染。因此,在急救处理后应及时就医,接受抗感染治疗。抗感染治疗根据烧伤程度选择合适的创面处理方法,如清创、换药等。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受压和摩擦。创面处理烧伤患者因创面渗出大量蛋白质和水分,易导致低蛋白血症和脱水。因此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支持。营养支持烧伤患者往往因疼痛、毁容等原因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有助于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心理干预后期治疗及注意事项

04蚊虫叮咬过敏反应应对CHAPTER

常见蚊虫叮咬类型及危害传播疾病,如疟疾、登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