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书心得优秀作文六年级500字6篇.pdf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优秀作文六年级500字6篇.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00字6篇

1926年2月至11月,共10篇。前5篇写于

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曾先后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总题为

《旧事重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读书心得作文六年

级500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作文六年级500字1

在看了《朝花夕拾》之后,我对当时的旧社会有了新的认识,我

也认识了一个真鲁迅。

鲁迅,他弃医从文,因为他知道,学医只能治好他们身体上的病,

不能改变旧社会的人的落后,迷信的思想,所以他选择了从文,《朝

花夕拾》便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在《朝花夕拾》一书中,衍太太这个人物也多次出现。《琐记》

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假如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的时候,去寻母亲

罢,好的是骂一通,再给擦一点药;坏的是没有药擦,还添几个栗凿和

一通骂。衍太太却决不埋怨,立刻给你烧酒调了水粉,搽在疙瘩上,

说这不但止痛,将来还没有瘢痕。”衍太太看似十分好心,可烧酒是

烈性的,不但不能治伤,还会使伤更重。衍太太还教小鲁迅偷东西来

卖钱:“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

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与衍太太形成对比的人物,正是鲁迅的保姆——长妈妈。当小鲁

迅想要一本《山海经》时,长妈妈看似不在乎,却已经牢记于心了。

过了十天或一个月。长妈妈便把《山海经》买来了。你可能会认为没

什么大不了的。可是长妈妈不识字,把《山海经》读成了“三哼经”,

这肯定会造成一定的麻烦。而且,当时正值过年,店铺都关门了,想

要去买“三哼经”,必须要敲一敲书店的门……可见长妈妈是多么疼爱

小鲁迅啊!

但在书中,鲁迅本人并没有直接写出衍太太与长妈妈的性格特点,

还用了相反的语句来描写她们。在描写衍太太时,作者鲁迅先生仿佛

在赞扬衍太太的好,实际上他却用了讽刺的手法,写出了衍太太的自

迷信……实际上,作者通过描写,长妈妈的“不好”,写出了长妈妈对

自己的照顾,这也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鲁迅笔下的《朝花夕拾》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看到了他身

旁的善与恶……

500字2

鲁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

者。他写的《朝花夕拾》愤怒的揭露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吃人的

真面目,对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狗、猫、鼠》是《朝花夕拾》的首篇,作者通过猫和狗比喻那

些挂着“正人君子”头衔实则行“鸡鸣狗盗”之事的人。而隐鼠却象

征着社会的弱者,在作者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恶势力急剧增大的年代,

在这个年代里,强者欺侮弱者是一个封建传统,作者字字都是真情流

露。我仿佛跟着鲁迅先生一起体会到了这些封建社会的腐败、愚昧。

一起向往《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和睦”。

作者笔下的《二十四孝图》令我追忆起儿时的感受,但也同时揭

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者亦是从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亲身体

会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被逼着背那些四书五经,杜绝西方的先进文

化,正是中国受尽欺凌的原因。也同时讽刺了封建教育的死板,此时

我似乎踏进了那一座座老式的私塾,摇头晃脑背起了“人之初,性本

善”。

也正是因为这些封建传统和封建礼教的压制,才发生了中国历史

上一次空前的革命。范爱农对革命投入一腔热血,让我们不禁暗暗对

他产生钦佩之情。报馆案被捣毁,德清被刺伤。反动政府在镇压革命,

辛亥革命终究失败。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和封建道德的

深刻批判,也体现了作者对革命失败的万般无奈。

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

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朝花夕拾读书心得作文六年级500字3

在暑假的时候,我读了《朝花夕拾》这本书。书中写的是鲁迅以

写文章的语言特点。

在这本书中有十篇文章,其中有的写的是作者的童年,有的写得

是作者的青年,作者几乎把自己的一生写进书中。有些故事读起来会

有一丝亲切感,就如作者的《五猖会》,在“我”正准备去看庙会的

时候,父亲却让“我”背书,现在的我们身上是不是也会有相同的事

情发生呢?正是因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9****21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