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docx

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docx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最全版)

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指炎症累及上和(或)下气道的慢性疾病,其中包括:(1)以上气道为主的疾病:如变应性鼻炎(AR)、非变应性鼻炎(NAR)、慢性鼻-鼻窦炎(CRS)、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鼻息肉病、腺样体肥大等;(2)以下气道为主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慢性咳嗽、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3)上-下气道炎症并存性疾病:如阿司匹林哮喘(AIA)、不动纤毛综合征、鼻窦支气管综合征(SBS)、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囊性纤维化、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综合征,CSS)、复发性多软骨炎等。上-下气道炎症并存性疾病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在中国的发病率尽管不及欧洲人或高加索人种高,但也非罕见。

上述疾病在遗传学、免疫学、解剖学、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思路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联。但由于学科划分的原因,上述疾病在临床上分属于呼吸科、儿科、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科、皮肤科和消化科。专科医师更多关注本专科疾病的表现与诊断,常常忽略该类疾病在其他部位的表现和处理,极大地影响了各科医师对这类疾病的全面认识和系统管理。因此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哮喘学组牵头召集呼吸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科、变态反应科等相关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依据,制订本共识,旨在帮助首诊医师对于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作出正确诊断及合理处理,以提高疗效、避免重复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

应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本共识中各种检测和评估等方法请参阅第四部分上

-下气道炎症实用检测及评估方法)。

第一部分 上气道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一、AR(一)概述

一、AR

(一)概述

AR是鼻黏膜接触吸入性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以嗜酸性粒细胞(EOS)为主的鼻黏膜炎症。为Ⅰ型变态反应。AR在亚洲的患病率高达38%。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鼻塞、清水样鼻涕、阵发性喷嚏、鼻痒等,可伴有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主要体征包括鼻黏膜苍白、肿胀,下鼻甲水肿和鼻腔水样分泌物。部分AR合并哮喘、慢性咳嗽等下气道疾病。

(二)诊断

诊断依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和变应原检测结果阳性作出。分类依据其发病持续的时间分为间歇性或持续性。但美国变态反应、哮喘和免疫学会发布的鼻炎诊断和治疗实践指南修订版仍主张依据接触变应原的时间,沿用季节性、常年性和一过性[1]。依据症状严重程度,如是否出现睡眠异常,日间活动、休闲和运动、学习和工作受限以及鼻部症状是否显著,将 AR分为轻度和中重度。临床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变应原检测(变应原皮肤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鼻分泌物涂片或灌洗细胞学检查、鼻激发试验、鼻阻力测定、鼻呼出气一氧化氮(NNO)检测、视觉模拟量表(VAS)、生活质量评分(AQIQ)等。上述检查主要用于确定AR的诊断、确定变应原以及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

(三)治疗

治疗目标为实现临床症状和体征总体控制,降低合并症和并发症风险。

患者教育:

作为重要的治疗环节,患者教育是提高其依从性和疗效的关键。医师应高度重视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知晓程度。患者教育内容包括:发病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减少变应原接触的方法、AR与哮喘相关的医学知识、药物治疗目标和使用方法、联合治疗方案的目的和意义、长时间坚持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药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等。

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INCS):是AR治疗的一线用药,如布地奈德(64μg/喷)、丙酸氟替卡松(50μg/喷)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50μg/喷)等。作用:通过减少炎症细胞数量和炎症介质的释放达到降低炎症程度而减轻临床症状。但对变应原和致敏过程并无直接作用。由于变应原的接触难以避免,药物对炎症的控制随停药而逐渐减弱或消失,故INCS持续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长度,2010年AIAR指南指明合理使用INCS不影响儿童生长,无老年人白内障、股骨头坏死等不良反应[2]。用法:根据药物的不同,喷鼻1~2次/d,持续2~4周或更长[3],之后依据症状是否完全控制逐渐调至最低维持量;(2)抗组胺药(H1受体拮抗剂):二代抗组胺药可降低一代抗阻胺药的中枢神经兴奋性而产生的嗜睡、乏力、头昏、口干等不良反应,有效控制鼻眼痒和喷嚏等组胺症状,被多个指南推荐为一线用药。常用的有氯雷他定、左卡巴斯汀、西替利嗪等。美国 AR 诊疗指南2015(AGAR2015)[4]认为,5岁患儿禁用此类药物。用法用量:根据药物不同各有选择。例如氯雷他定10mg,1次/d睡前

文档评论(0)

hao1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武汉豪锦宏商务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0100MA4F3KHG8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