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doc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纷纷溃退(kuì)镌刻(juān)凌空(líng)殚精竭虑(dān)

B.屏息敛声(bǐng)歼灭(jiān)悄然(qiǎo)鸢飞戾天(nì)

C.翘首以待(qiào)缥碧(piǎo)娴熟(xián)锐不可当(dāng)

D.眼花缭乱(liáo)咆哮(páo)仲裁(zhōng)摧枯拉朽(xiǚ)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年近三十,头发梳得蓬蓬的,油光可鉴。

B.人民群众对社会上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

C.这部小说凝聚了创作者毕生的智慧,构思非常巧妙,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D.十年浩劫中遗失的大量书籍,从此杳无消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B.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更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

C.古人写诗作文,多有讲究。或色彩相杂,或远近相映,或虚实相生。

D.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汉字,你是中年文化的载体。;;;。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②玄妙灵动的狐女、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

③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

④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

A.④①③②B.①④③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

7、根据课文默写。

①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③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_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________)《龟虽寿》)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⑦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⑧王维的《使至塞上》描绘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境界阔大、气象雄浑的景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再游桃花源

袁中道

明日过桃源县①,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②坐。泊③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④,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注:①明日:第二天。桃源县:隶属于湖南省常德市②踞:蹲坐③泊:停泊④陟:登高,上升。弥:更加。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之绿萝山下(___________)②溯源而上(________)

2.这段对桃花源的描写,与《桃花源记》的叙述描写,有极为相似之处,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填出《桃花源记》中与之相近的句子。

(1)“桃可千余树”:________________

(2)“花蕊藉地寸余”:_______________

3.袁中道笔下的“桃花源”有怎样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48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