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doc

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新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共20分)

1、_______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

2、交流中产生分歧时,我们可以________地向对方提出意见,平和、冷静、________地与对方交流。

3、班委会一般由_________产生。

4、________被人们称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5、无论时代如何变化,_________都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

6、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要从______做起,从________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优秀家风的传播者。

7、“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人们的________有着很大的差异。

8、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________。

9、________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我们的________中。

10、__________兴,则国家兴;__________强,则国家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宋高祖 D.汉武帝

2、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B.东非高原C.巴西高原D.黄土高原

3、()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

A.诚信 B.勤劳 C.宽容

4、下列选项中,()是中国国徽。

A. B. C. D.

5、“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这告诉我们()。

A.善良之心就是关爱弱势群体

B.只停留在口头上的善良不是真正的善良

C.善良就是一颗广博的爱心

6、班级活动比赛中,()不是第一位的。

A.成绩 B.友谊 C.团结 D.合作

7、“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年。

A.1893 B.1894 C.1895 D.1896

8、你认为与别人沟通时,()会让对方心理受到影响。

认真倾听B.左顾右盼,四处张望

C.积极回应D.不打断别人发言

9、红军长征时通过的铁索桥是()。

A.泸定桥 B.卢沟桥 C.赵州桥

10、周末,小刚邀请小明踢足球,母亲以快要考试为由,不许小明参加,小明应()。

A.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委婉拒绝同学的邀请

B.与父母交流沟通,说清理由,保证不耽误学习

C.哭闹、纠缠,要求母亲同意同学邀请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观点不一致没关系,但各执己见容易引发矛盾。()

2、展现文明,我们青少年可以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3、社区中的每个成员都是社区秩序的受益者,但不是社区秩序的建设者。()

4、雯雯认为接到“外卖小哥”的送餐时不必感谢。()

5、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是汉族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

6、历经艰难险阻,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8、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9、张萌与家人发生矛盾时,默不作声,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10、不文明行为不仅让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破坏和谐的公共生活。()

四、连线题。(共10分)

1、将名人与其称呼连起来。

杂交水稻之父李四光

地质力学的创立人袁隆平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孙中山

两弹元勋林则徐

禁烟民族英雄李大钊

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邓稼先

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邓小平

五、简答题(4小题,共30分)

1、改革创新的实践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看待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

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姜志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搞茯苓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