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和籴问题试论.docx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代和籴问题试论

一、前言

自陈寅恪先生以“河西地方化”的理论,探讨和籴问题以来,学界纷纷针对和籴的渊源、用途、实施地区、[1]强迫性或自愿性、与籴本来源等课题,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论辩。和籴一词最早见於北魏,其制度渊源一般皆远溯至李悝的平籴法、管仲的轻重理论与耿寿昌的常平仓。然唐代的和籴初不以平价为目的,谷物供给对象也不在百姓,因此以常平敛散法衡诸和籴,似乎未尽妥贴。但另方面,和籴透过两和交易拥有大量谷物,其功能与运作法,势必受各式仓储的影响,并随着客观环境的需求而调整。故穷究和籴递变之迹,寻绎其与常平等法的异同,不唯可澄清和籴的面貌,亦可了解唐政府重视和籴的原因。

近年出土的敦煌文书中有不少关於和籴的资料,它除了细致地描绘官府收购粮食的情形,还出现了一种未见於其他史料、名为交籴的概念。和籴、交籴之别,学者的观察点多集中在估价高低、籴者身份、实施季节、可否预付等方面,至多也只认为涉及到军司挪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关和籴的渊源、目的、实施时间与地区,宋德熹整理各学者的论点,并表列比较之,见《陈寅恪中古史学探研——以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为例》,台北:稻香出版社,1999年,页129~146。

卢向前、杨际平认为唐前期的和籴主要是人民自愿的,卢开万则认为具强制性。见卢向前《从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几件文书看唐前期和籴的一些特点》,收入《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5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页307~316;杨际平《从敦煌文书看唐代前期的和籴制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1,页14~18;卢开万《唐代和籴制度新探》,《武汉大学学报》1982:6,页56~59。

丸桥充拓《唐代关中和籴政策と两税法》,《古代文化》51:7(1999),页40~42;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906~908。

王永兴《伯三三四八背文书研究》,收入《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文集》,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页159~164;杨际平《天宝四载河西豆卢军和籴会计文书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3,页28—31;郑学檬《从敦煌文书看河西地区的商品货币经济》,收入《敦煌吐鲁番出土经济文书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6年,页327~331。荒川正晴《唐代敦煌に於ける籴买について》,收入《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别册8(1982),页193~198。

的问题。但为何豆卢军会计牒中,仅交籴有利润账,而和籴没有,如果只从价差上去解释,未免把问题太简单化了,或许这其中隐含着某些亟待发掘的官司秘辛。

和籴的进行需具备籴本与剩余谷物两项要件,研究者对此已有着墨,只是往往忽略了籴本非单一来源,也未必出自同一机构,其拨付常因时因境而异,受政局与财税的影响甚大。再者,和籴其实是一种交易活动,尤其常发生在欠缺籴本或谷物的地方,因此政府如何扮演居中牵引的关键角色,使和籴顺利发挥物资调节功能,并使谷物的流通与收购,不受不当管制与不利因素的干扰,都是本篇拟欲探讨的议题。

和籴是唐代财政政策中的一环,与屯田、漕运等共同发挥互补性的粮食供应效能,对於这样一个重要的制度,此处拟从和籴与交籴、和籴的功能与运作法、籴本的来源与演变、和籴与商业等几个问题着手,以补充前贤未尽之意。至於历来研究者鲜少注意的管理监督问题,本文限於篇幅,将在另文《唐代和籴的管理体系》中再作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锦綉《唐代财政史稿》上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页752。

丸桥充拓《唐代关中和籴政策と两税法》,页40~44。

日野开三郎《天宝末以前における唐の军粮田》,收入《日野开三郎东洋史学论集》卷一一《户口问题と籴买法》(东京:三一书局,1998),页327;卢向前《唐代中後期的和籴》,《文史》41(1996),页35~38。

本文为第六届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之宣读论文(2003.11.6),将收入该会之论文集。二、敦煌文书中的和籴与交籴和籴是一种政府向民间徵集粮食的方式,唐代初见於贞观四年(630)代州都督张俭以之充边储,继之有数件贞观十四年、二十三年的太仓和籴粟窖砖,[10]但似乎都用来供边军粮食。[11]则天证圣元年(695)三月二十一日敕:“州县军司府官等,不得辄取和籴物。”则边区、京畿等地的某些州县可能也在实施和籴制度。[12]然唐前期的和籴主要仍行於沿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治通监》卷一九三,台北:世界书局,1974,页6082。[10]陆耀遹《金石续编》卷四,台北:艺文印书馆,石刻史料丛书,页12ab、14b。[11]卢向前认为可能与平高昌、开西域等军事行

文档评论(0)

gondolaaa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