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习俗知识有哪些.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暑节气习俗知识有哪些

大暑节气习俗:大暑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河南河南等地,三伏天时

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

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

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

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喝过伏姜后,人会有身体

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

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

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

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喝杯伏姜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

造成的各种不适。

大暑节气习俗:大暑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

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

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

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如今,这样的

凉亭很少见到了,不过在温州,这个几百年前的习俗却被一

直保留了下来,而且服务更加周到。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

天煮茶,保证供应。这种茶在温州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伏

茶”。

大暑节气习俗:大暑烧伏香

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

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

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

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

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小暑和大暑哪个热

小暑没有大暑热

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它们分别处在每

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左右。

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

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每年7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

黄经105°时,小暑节气开始。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

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后的第28天,即所谓“夏至三庚

数头伏”。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

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

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

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

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

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到来,标志着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有“小

暑开始热,减衣身上轻,抓紧种蔬菜,备足过严冬”的说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

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群

芳谱》载“暑气至此尚未极也。”此时,暑气上升气候炎热,

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农谚曰“小暑不算热,大暑

三伏天”。

人们常说“热在三伏”。中国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

庚日为入伏,其中第一个10天为初伏,初伏最早离夏至20

天,最晚30天,小暑离夏至16天。“小暑过,每日热三分”,

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

“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民间有“小

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小暑之时,雨热同季”,雨与小暑有着相依为命的关系,

金代诗人庞铸《喜夏》诗云:“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晚凉

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入伏以后,暴雨形成的洪水

称为“伏汛”。俗话说“伏天的雨,锅里的米”,伏汛会对蔬

菜和棉花、大豆等旱作物造成不利影响,有“小暑南风,大

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之说,意为小暑若是吹南风,

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就是说小暑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

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要注意防洪防涝。

在江南,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小

暑一声雷,倒转半月做黄梅”,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

维持一段时间,故农谚说“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

天”。江苏有小暑日忌西南风的说法,农谚“小暑西南风,

三车勿动”,三车是指油车、轧花车、碾米的风车,意思是

小暑前后,西南风和东南风的交汇机会多,主年景不好,农

作物歉收,风车、轧车、油车都不动了。

“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

防雨防火莫等闲。”小暑节气气温高,雨水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