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急性化脓性骨髓炎.ppt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

中医骨伤专业教学资源库

中医骨病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一、定义:

又称为“附骨痈”,是指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髓腔、骨和骨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二、概述:

国内:

灵柩*痈疽篇:疽,《刺节真邪篇》“骨蚀”。

《三国志*魏书》记载了第一个骨髓炎医案,为华

佗所治。

南北朝*陈延之《小品方》:附骨急痈附骨缓

痈。

隋*巢元方:附骨痈,附骨疽,记载好发部位及

治法。

唐:孙思邈:提出除死骨法。

清:开刀除死骨并温补。

二、概述:

国外:希波克拉底、盖伦时代有记录,但无系统

疗法。

1810英国的威廉*海伊(WilliamHey)瘘管扩

创,死骨摘除,灌注疗法。

1893Friedreich早期扩创处理新鲜开放性骨折

,应用于一次世界大战。

1927奥尔氏(Willorr)早期制动,石膏封闭

创口处理。

三十年代抗菌素的应用,死亡率下降。

四十年代抗菌素+去局部死骨,肌肉填塞腔内疗

法。

三、好发部位、年龄、感染部位

(1)好发部位:上肢20%,肱骨10%

,其他10%,下肢80%,股骨20%,

胫骨50%,其他10%

(2)好发年龄:儿童、男女3-15岁

小儿,青壮年

(3)感染部位:干骺端(血源性)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