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美术第二单元3藏书印.ppt

八上美术第二单元3藏书印.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寸钤记——藏书印定义: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或收藏印,系指藏书者(或书籍拥有者)专门钤于所藏图书、字画之上的印章。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其个性情趣的一种印迹。藏书印的功能:1、所有权标志。2、身份地位的象征。3、保护和管理图书。4、寄托藏家理想和情怀。发展历史:1、典籍中最早可以见到的关于藏书印的记载始于唐代。2、至唐太宗时使用“贞观”印,宋太祖时使用“秘阁图书”收藏印鉴,藏书印的刻制与使用已成为风气,此后越发风行。3、明清之际,私家藏书蔚为大观,加之篆刻艺术有了大的发展,流派印在藏书印中争奇斗艳,使得藏书印的数量和内涵都超越了前代,藏书印的使用更加普遍。藏书印用料:主要有金属、玉料、石料、木竹,以石料印为最多。藏书印作为印章的分支,刚兴起时用的是铜印,后来石章逐渐多了起来。古人云:石之美者为玉;或云:石不能言最可人。

印文字体:印文以小篆为主,也有用金文、隶书、楷书入印的。清末由于甲骨文的发现,藏书印文中开始有甲骨文出现。另外,清代流行满文、清代官印的印文多用满汉合文,左满右汉,这种情况在私人藏书印中也偶尔发现。“花押”藏书印面也有无文字的,这种印称“花押”。“花押”流形于元代,当时蒙古、色目官员有不识字的,使用一种特定的符号刻在印上,作为个人的一种标记。“花押”在清代藏书印中也偶有出现,但并非主人目不识丁,而是另有一番情趣。印面形状:以方形、圆形为主,包括正方、长方、扁方、正园、椭圆,此外,还有钟形、鼎形、葫芦形、琵琶形、瓶形、瓦当形、扇形、钱形、亚字形、八角形等。印色:藏书印的印色有朱色、墨色、青绿色、等等,多数为朱色。居丧期间用墨色印,这是明清两代的一个特点。清代各期的朱印印色也有差别,大致前期较紫,晚期较黄,清末以后比较红。怎样钤盖藏书印?通常最主要的一方印,要钤盖在书的正文第一页下方;倘若是线装书,要钤盖在著者或编纂者的姓氏下面,以贴近书脊的边框为好。如果还有其它藏书印,则盖在每一页正文最后一页的下方,叫做“压卷章”。阳刻阴刻朱文:白底红字,用阳刻手法。文章司马自强不息缘喜斋白文:红底白字,用阴刻手法。怀玉出则弟秋月春风等闲度清.翁方纲.书法册页翁正三阁学论唐人正书三种墨迹晚清名人武延绪藏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95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