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精美课件.pptx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精美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知道孙中山为推进民主革命作出的贡献,简单了解他的革命思想。2.初步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及意义,感受革命党人为救国救民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知道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为实现民主共和理念做出的努力。3.学习和继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的意识。

资料袋资料袋孙中山简介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他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1905年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国同盟会,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

结构图结构图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他们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板块一:革命先驱孙中山

活动园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我国很多城市都留有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在他逝世后,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他。在广州市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学,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园。他的家乡建立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南京的中山陵更是长年迎接着从全国各地前来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人们。南京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风景区内,建筑融汇了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孙中山先生早年到香港学医,后弃医从事革命斗争工作。他终生为反清及捍卫民主共和而奔走呼号。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

阅读角立志救国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早年到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但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但未被采纳,他很是失望。同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一败涂地,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最后一点幻想,自此走上革命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孙中山

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结合下面的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查查它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解。一息尚存,不忘救国。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孙中山

成果展示“一息尚存,不忘救国。”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还有一口气存在,就不能忘记挽救国家的使命”,表明了孙中山先生坚持以救国为己任的心意:即使革命道路荆棘丛生,分外艰险,他也始终坚持向前,始终坚守爱国之心与救国之志。“国家之本,在于人民。”这是孙中山先生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的话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的根本,在于民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改革的主要力量。“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要向着我的目标前进,一直向前走,困难只能使我更加强大,越多的艰辛越能促使我更加坚强地走下去。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和继承的学习精神哪!“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这句话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要恢复大国地位;二是要承担国际责任。

相关链接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孙中山先生在从事紧张的革命活动的过程中,一直思考着建设中国的问题。1917年到1919年,他写出《建国方略》一书,构想了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在旧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下,孙中山先生的这些宏大构想是难以实现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下,孙中山先生当年描绘的这个蓝图早已实现,中国人民创造的许多成就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快乐美好每一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