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VIP

【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7页共NUMPAGES7页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历了三年初中的语文学习,不论是现代诗歌基础知识的积累,还是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还未能将通过有效分析意象、意境来鉴赏诗歌的方法吃懂吃透,同时综合运用借景抒情写作手法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带练、以练促学,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语文运用能力。不仅如此,由于高中的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处在三观形成和巩固的重要阶段,因此还应借助这篇课文充分发挥教学的育人功能,激励学生坚定不断进取、奉献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二、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掌握通过分析意象鉴赏诗歌的方法,理解诗歌的丰盈深邃的意蕴和意境。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引导学生领略诗人的革命豪情,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三、教学重点

学会通过抓住意象,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学习并运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五、教学用具

语文必修上册教材、语文教辅资料、多媒体(图像、音像、视频)以及常规教学用具。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验预习

1.激趣导入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首青春的战歌——《沁园春·长沙》。

2.规正字音

百舸(gě)争流怅(chàng)寥(liáo)廓(kuò)

挥斥方遒(qiú)浪遏(è)飞舟

3.温故知新

(1)词的概念

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为“曲词”或“曲子词”,是用来配乐歌唱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称“诗余”。

(2)词牌

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规定着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牌起初一般是题目,后来仅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随着发展,词牌与题目有了明显的区别。题目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3)词的分类

①按字数分,《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8-90字。

长调:91个字以上。

②按片段分,《沁园春·长沙》属于双调。

词的段落叫做“阕”或“遍(片)”,“阕”是音乐终止的意思,“片”是唱完一遍的意思。单调、双调、三叠(三段)、四叠(四段),即词有一阕、两阕、三阕、四阕。

③按流派分,《沁园春·长沙》属于豪放词。

豪放词:气势恢宏,慷慨雄放。

婉约词:含蓄委婉,表现细腻。

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题目解读

沁园春:词牌名,规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之女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咏其事,这个词牌由此得名。

长沙:题目,点明地点和写作内容。

2.写作背景(播放写作背景视频)

1925年,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反帝反封建斗争如火如茶。这时候,一方面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谁将成为主宰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力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同年2月,毛泽东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8月从韶山到长沙,9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这一年的毛泽东32岁,他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

3.作者介绍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4.朗诵基调

一般规律:喜则气满声高,悲则气沉声缓,爱则气缓声柔,憎则气足声恨,急则气短声促,冷则气少声淡,惧则气提声抖,怒则气粗声重,疑则气细声粘,静则气舒声平。

课文朗诵总基调:高亢激越、畅快从容

5.节奏划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6.教师示范朗诵,学生跟读体会

7.教师提问:这首词的上下两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教师讲解:上片写景,下片叙事抒情。

(三)细读课文,分析内容

1.上阕鉴赏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令和地点以及特定的环境。“独立”一词凸显出词人卓然而立的形象与中流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