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适应性模拟测试高一语文含答案.pdf

2023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适应性模拟测试高一语文含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适应性模拟测试

高一语文

2023年6月

本试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洞庭湖,又名云梦泽、青草湖等。作为湖湘地区的“眉目”和标志,

洞庭湖意象源远流长,先秦典籍对其就有不少记述和吟咏。历史人物的

不断穿梭其间赋予了它独有的绚丽璀璨的地域文化。但真正把洞庭湖作

为故事重要的生发地和表现背景的小说出现在唐代,由此形成的多姿多

彩的洞庭湖小说群,烙上了鲜明的地域文化印记。洞庭湖,不再是单纯

的地理空间,而是充满浪漫气息的圣地,承载着小说家们对理想爱情的

期许,对小说诗意化的审美追求。

唐传奇中的洞庭湖常常被视为孕育两情相悦的浪漫之地,许多如歌如

泣的婚恋故事在这里演绎。如《柳毅传》中柳毅因科考不中去泾川访友

的途中遇到牧羊受苦的龙女,为其送信至洞庭,这才引出了以后曲折复

杂而又浪漫动人的故事。《郑德璘》中郑德璘与韦氏两人驻舟相遇以诗

达意以及韦氏死后复活重逢意中人等妙趣曲折情节,皆发生在洞庭之畔。

这些华美而缥缈的爱情,为洞庭湖涂抹上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1

洞庭湖还被唐代小说家用来构建异境异物,打造瑰玮奇丽的文学空

间,极大地强化了小说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就异境构建而言,特别

引人瞩目的有《柳毅传》中的水下龙宫、《许汉阳》中的“夜明宫”等。

水下龙宫是“奇草珍木、无所不有”,“夜明宫”则“四面奇花异木,

森耸连云”。这些充满想象力的异境是作者浪漫情怀的充分流露。

那么为什么洞庭湖会成为唐传奇中最具浪漫气息的地方呢?中唐时

期的历史语境应是洞庭湖情结出现、情感意蕴得以丰富的主要原因。中

唐以前,唐代文人多有充满进取的精神风貌。安史之乱以后,国运衰退,

士人进取之心渐消,遂多于现实之外寻求寄托。具体到小说创作上,表

现为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辅以想象、虚构,在才子佳人、人神交

往等情节中解释现实人生、抒发内心怨愤。洞庭湖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历

史文化积淀的地域,已升华为一种包容了固定情思的文化符号和普遍意

义上的文化象征,很好地满足了这一时期文人的期许。

中唐时期重视小说审美特性的风尚促使文人更加注重洞庭湖内蕴的

挖掘,这一转变为洞庭湖情结在唐传奇中的拓展提供了契机。中唐时期

随着“滋味说”等理论的提出,小说家对小说审美特性的认识也在不断

提升。他们从丰富多彩的洞庭湖传说里汲取素材、情思、意境来充实文

本,从而形成了浓郁的诗意小说。这种诗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插入诗歌,特别是骚体诗,使得以叙事诗为主的小说具备了浓厚的抒情

意味。二是在小说氛围和意境上,有意识地营造一种诗一般的韵味。如

《湘中怨解》虽是讲述一个人仙遇合的传统题材故事,但作者并不着意

2

于情节的曲折,而是注重意境的营造。小说在“舞毕,敛袖……须臾,

风涛崩怒,遂迷所往”中收尾极具诗的韵味与浪漫气息。

此外,洞庭湖自身的地理环境与唐代文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使其逐

渐成为文人情感的载体。其风流袅娜的自然美,吸引了文人赋予其丰富

的意蕴。“俄见碧山出于远波”(《柳毅传》)、“阔水波澄,高天月

皎”(《高昱》),寥寥数语,但都写出了洞庭湖超脱清幽之景。这种

美景与中唐文人追求逍遥闲适、与世无争的审美心理相契合,从而在唐

传奇中被赋予了浪漫、空灵、清幽的意蕴。

(摘编自《洞庭湖何以成为唐传奇最浪漫之地》)

材料二:

作为天下驰名的山水佳境,“洞庭”在唐诗笔下,是一个经常被提及

的意象。尤其是对于水的描写,经常用洞庭来形容水势的阔大与风景的

美妙。在这里,“洞庭”只是一个美好风景的代名词,是为了描绘其他

相似景象而采取的类似比喻或者联想的手法。如温庭筠的“咸阳桥上雨

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就是用

洞庭水色比喻咸阳桥上遇雨时的美妙风景。

从洞庭湖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内涵上看,

文档评论(0)

132****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