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课标Ⅱ卷作文真题导写-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文备考特辑(全国通用).docx

2023年新课标Ⅱ卷作文真题导写-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作文备考特辑(全国通用).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全国新课标Ⅱ卷作文导写

青少年的个人空间

【真题呈现】

【全国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1.审读材料:

这是一道读写结合类型的作文题。读写结合类型的作文题,是根据试卷内其他模块的材料,衍生出相关的作文话题,写作与卷内其他模块材料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对话性。为避免写作受到阅读因素的制约,选择了关联相对浅显的语用材料。

作文试题,通过语言文字运用II的材料中提及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引出“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话题。材料所说的“自己的空间”,可以指现实中的空间,也可以指向虚拟的空间。“希望有”是一个意愿,值得肯定。青春期的高中生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生活中面临着自我发展、青春友谊等各种困惑,也面临学习任务繁重、求学压力大等问题,有时会表现出一些稍显自我的情绪,让长辈担心,甚至被认为“谁也不爱”,这种定性反而可能会把青少年推向封闭的自我空间。而试题以“放松,沉淀,成长”定位,就是命题者对青少年成长需求的一种换位思考,是就“安静一下不被打扰”“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所做出的善意表达,意在理解青少年,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

2.启迪联想,引发思考

考生既可以从青少年自身立场,又可以从家长、学校、社会立场进行思考:

青少年有这样愿望的原因是什么?

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是被谁打扰?被怎样打扰?

空间是现实的空间还是虚拟的空间?

“自己的空间”得多大?

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空间?

一点都不被打扰行不行?……

以此达成家长(或学校、社会)和青少年双方的互相理解,正面引导青少年勇敢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问题,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

3.确定立意

1.斯是吾“室”,助吾成长

2.不被打扰就是最好的空间

3.尊重孩子,给予空间

4.在自己的“小天地”自由翱翔

5.放松心灵,自我成长

6.打造自己的空间

7.给心灵一间房,让精神放个假

8.打开心灵之窗,让阳光照进来

9.让心放松,让爱沉淀,让智慧成长

4.选择文体

这个话题各类不同文体均有可以发挥自身文体优势的地方。考生可以记叙文,记叙自己或他人生活中如何打造自己的空间的故事;但考试时间紧张,记叙文较难出彩,不妨按常规写议论文便捷了当。

【提纲示例】

中心论点: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充分自由的个人空间

分论点一:什么是孩子的“个人空间”

这里“空间”不是平常意义上个人生活的房间,而是自我展示、情绪表达、情感交流和精神磨砺层面的个人空间。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可以听说读写,也可以运动街舞;可以琴棋书画,也可以电脑游戏;可以直播互动,也可以冥想打坐。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一般都希望被呵护、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但同时他们也需要独处,需要自我放松和调节,需要自我磨砺和沉淀。其实,这样自得其乐的“小天地”,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是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

分论点二:孩子在“个人空间”里可以得到尽情的放松,缓释各种压力。

00后这一代青少年面对的升学压力一直很大,我们的情绪更容易出现波动,精神状态也容易紧张和迷茫。放松,不仅需要“自己的空间”,还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需要丰富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需要培养自己的特长和技能,需要敞开心扉广交朋友。学会放松,不是躺平摆烂,而是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和精神成长,让自己在轻松愉快、从容不迫的状态下学习和生活。

分论点三:孩子在“个人空间”里可以“沉淀”自己。

在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沉淀”的,不仅有知识技能、学问见识,还有情感需要沉淀,理想信念、意志乃至抗挫折能力等等都需要“沉淀”。

总结照应中心论点:给孩子的“个人空间”,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鼓励孩子个性发展的良方妙策。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生得再平凡,也是限量版。”我们的教育就应该立足于生命,引导青少年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努力成为最美好的自己,这就是“成长”。

【例文引路】

议论文典例

?????

01个人小天地?世界星辰海

时间纷纷扰扰,世界乱乱糟糟。能在喧嚣的大千世界中拥有一方独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乃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这样,在自己的空间中积蓄力量,可繁荣滋长,亦可光芒万丈。

一方小小天地,可抚万千尘心,可达自在安然。

流光不舍昼夜,容易把人抛。时代的巨轮永是无情地滚滚向前,总在后面追赶你,你只能快跑赶快跑,不敢松懈丝毫,还总是担心被倾轧。于是安静总被尘俗恼,被琐事叨扰到焦头烂额,被竞争挤压到透不过气,被各种喧嚣折磨到连呼吸都是痛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书籍、案列评析、合同PDF、医学电子书、教学设计、课件、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