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翻译的主体?.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1谁是翻译的主体?翻译工作透过另一个人的了解感应然后再演绎创造出另一种呈现于是原文得到了又一次新生命——周兆祥于译者而言:一方面,他要作为读者去阅读、理解作者及其创作的作品。另一方面,又要作为阐释者,通过语言的转换,让作者创作的作品脱胎换骨,在另一种语言中获得新生,以译作的形式去面对新的读者,开创新的阅读与阐释空间。译者的阐释,对于不懂原作的众读者来说,是意欲进入原作世界的唯一通道。同时,是在扩充另一个人的真正存在——帮他活在另一时另一地,若非有人做这次翻译工作,作者少了这个机会。5.11翻译单一主体论“译者主体性”界定: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的兴趣、目的、知识、经验和艺术成就等构成其主体性。对此,贝尔曼指出: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翻译立场,所制定的翻译方案,以及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使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他的态度,方法和立场一旦选择,一旦确立,译者也就为自己定了位置,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了一种誓言”。译者会根据其翻译目的或动机,选取文本进行翻译。例如: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著作丰富的翻译家。他主要翻译了西方历史、法律、政治、哲学和经济等作品。他为什么要选择这类型作品翻译?主要有两点因素——他的翻译目的和翻译观念。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一些有远见的学者意识到中国应该向外国学习,寻找强国之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严复认为,要想救中国,民主和科学都需要,不能只要科学技术。他想输入先进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体系。所以,他只选择那些属于西方意识形态范畴的作品来翻译。这也证明译者的主体性影响翻译文本的选择。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选择恰当的策略和语言表达来传达原文的信息和神韵。译者决定了译本的质量。在这个意义上,译者无疑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对此,袁莉提出了以译者为基点(中介)、直接与另外三极,即原作、译作和世界(包括译入语读者)发生关系而构成的新的诠释循环图式,进而明确指出“译者是这个阐释循环的中心,也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5.1.2翻译多主体论杨武能先生认为,全面而如实地反映文学翻译的特性图形是:作家—原著—翻译家—译本—读者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原著和译本,都不过时他们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都是他们创造的客观。而在这整个的创造性的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在中心的枢纽地位,发挥着积极作用。——杨武能杨武能先生的观点与贝尔曼观点明显有着分歧,与袁莉的观点有不同之处但也有一致的地方。相同之处都认为译者是“阐释循环”的中心;不同之处是袁莉认为译者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在翻译多主体性研究上,谢天振提出:除了译者外,读者和接受环境等同样是创造性叛逆的主体。正如“一部严肃的政治讽刺读物,通过译者的翻译传到了另一个国家,居然成了一部轻松愉快的儿童读物。一部在自己国家默默无闻的读物,通过翻译传到另一个国家却成了一部经典性的著作,这其中固然有译者的作用,但怎能离得开读者和接受环境的作用呢?”这句话提到了一定提醒作用,然而就我们讨论的“翻译主体”而言,接受环境自然是一个应该考虑的因素,但并不构成“主体”。对此,翻译学家陈大亮没有直接回答谁是翻译的主体,而提出了翻译主体间性的观点。他认为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去具体地指出谁是翻译的主体,而是必须考虑译者跨时间、跨空间距离与文本进行交流。主体间性理论为我们重新理解翻译的实质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活动实际上是原作者、原作、译者、读者和赞助人相互理解、对话、交往与协商。、翻译本质上就是“四位一体”的“视界融合”,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而表现出来的一致性。任何一个主体因子发生变化,都会引起翻译结果的不同。翻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5.1.3不同翻译主体论的产生缘由目前,对“谁是翻译的主体”这一问题,大致有四种答案: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为翻译主体。借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阐释学观点:

文档评论(0)

177****78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