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改革-国赛一等奖.docxVIP

初中九年级历史教案-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改革-国赛一等奖.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改革

教学

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的基本史实:了解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推广和“经互会”的成立。

2.了解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东欧等的改革。

3.探究苏联和东欧改革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苏联改革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尝试

难点:苏联改革和东欧国家改革的原因和效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二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国家》图片,二战后东欧和亚洲有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欧洲: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等

亚洲:中国、朝鲜、越南、蒙古等

阅读问题

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苏联模式的推广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二战后,以苏联为首的欧亚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过程;

2.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情况;

3.经互会的成立背景及作用。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以苏联为首的欧亚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欧亚一些国家,如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有一些国家建立了以反法西斯民族统一阵线为基础的多党联合政府。

(2)苏联利用苏军帮助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壮大自身力量,打击反动势力,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到1949年10月,欧亚共建立了12个人民民主国家,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2.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

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后,各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政治经济体制,经济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短时间内,各国的经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3.经互会的成立

(1)成立的目的:为与美国的经济援欧计划抗衡,苏联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和与它们的贸易联系。

(2)成立时间及成员国:

1949年1月,苏联和东欧7国组成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后未,阿尔巴尼亚退出,蒙古、古巴和越南则相继加入。计10个成员国。

(3)评价: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探究如何评价经互会的影响。

材料:经互会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比较正常,经济发展较快,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倍。经互会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左右,国民收入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其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已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积极影响:经互会成立以来,对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对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流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消极影响:经互会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苏联经济模式的扩大,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其它各成员国的经济不能独立自主的发展。而同苏联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在客观上加强了苏联对其他成员国的经济控制,削弱了其社会主义成员国的经济独立性。

阅读教材,探究问题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复习教材内容,夯实基础,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二、赫鲁晓夫的改革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效果与局限;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效果与局限;

阅读教材,找出所列问题,标记疑难问题。

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二)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1.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主要内容/措施:

(1)在农业方面,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农产品收购价格,给农庄更多的生产自主权,以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在工业方面,把众多全国性企业转归各加盟共和国和地方管理,以提高地方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权.

(3)在政治方面,批判个人崇拜,提倡集体领导,开始平反过去的冤假错案。

评价:有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效果与局限:

勃列日涅夫改革内容:

(1)减少中央的指令性计划。

(2)重视消费资料的生产。

(3)改革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强调利润的刺激作用。

效果:他的改革一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局限:到了执政后期,勃列日涅夫停止了经济体制改革,苏联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

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回答一边记忆,认真听讲,记笔记,可以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夯实基础,解决疑难,精讲点拨。

三、东欧国家的改革尝试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文档评论(0)

189****03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