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文化常识复习:发掘古诗中的地理高考知识--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2022高考文化常识复习:发掘古诗中的地理高考知识--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高考文化常识复习:发掘古诗中的地理高考知识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在一首诗中体现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比较难的,因为古人受到知识、交通的限制,不可能同时得知所在地与千里之外的景观差异。于是,我截取一个季节断面,把不同地区的诗作比较一下,可以读出端倪。

同样是农历二月,称之为仲春时节,

江西的陶渊明感慨:“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南方二月,百虫惊醒,春意渐浓。

西子湖畔的高鼎吟诵“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江南仲春,气温回暖,莺飞草长,山水氤氲。

遭贬山城夷陵(今湖北宜昌)的欧阳修慨叹“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山城,略显萧瑟的天气,和作者的心境一样,寂寞、迷茫。

策马于太行山的吴融写到“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

虽已二月,华北仍然北风狂舞,春寒料峭。

从南到北,同为二月,但因南北热量的差异,诗人看到的景观和得到的感受皆不同。

那么,有没有在一首诗中就能体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异?

有,来自一位唐代不太出名的诗人: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五原,今在内蒙,长安,今陕西西安。

从边塞到都城,跨越了空间;从二月仲春到三月暮春,跨越了时间;

作者跳脱眼前的实景,跨越时空展开想象,为我们呈现了南北不一样的风物。

2.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像一层防护罩,削弱太阳辐射,保护地球生灵。

未被削弱的能量到达地面导致地面升温。

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再将能量还给大气,被称之为地面辐射。

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擅长”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

然后再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地面,这个过程称之为保温作用。

所以,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气温越高。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这句诗体现了大气受热的原理,“秋阴不散”、“听雨声”,诗人发现这一年秋天阴雨气多,霜下得似乎比往年晚,诗人揣测它们之间一定有所联系。

确实如此!

霜一般出现在气温迅速降低的夜晚或清晨,是一种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固在地表形成冰晶的现象。

因为持续的阴雨天,导致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好,温度下降不够强烈,所以霜来得特别晚。

深秋之寂寥和诗人对友人的思情,与自然科学原理交织在一起,意味深长,尽显含蓄之美。

3.垂直地带性分异

承接上条,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气温越高。

所以,古人也发现,登山拾级而上,逐渐感觉寒冷。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不仅海拔升高气温会降低,不同高度,水汽也有变化。

气流遇山抬升,海拔上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易成云致雨。

哪怕就算不下雨,空气湿度也很大。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但到达一定高度之后,水汽又逐渐减少,这个高度被称为降水最大高度。

如天山北麓,山腰最湿润的地方,分布着云杉林,森林上下都是草甸。

山麓到山顶,海拔不同,水分、热量的组合不同,植被类型也差异很大。

于是,白居易发现,山上和平原,物候也有差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李白遥望天山,也曾感慨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他看到了高山雪线以上的常年冰雪带。

距今两千年的汉乐府诗中,有一篇甚至发现了山地海拔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在高高的田土上播种小麦,

温度也不是那个温度,水分也不是那个水分,

怎能顺利长出麦穗?

兄弟漂泊在他乡,又怎能不憔悴困顿?

4.湖泊对气候的影响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当年秋汛汹涌,湖水泛滥,水岸相接,水天相连。

好一个“蒸”字,像火上的笼屉一样,空气中弥漫着湿热的水汽被表达出来,

仿佛湖边万物都受到湖的滋养,水烟弥漫,草木繁盛。

的确,大湖水量大,如果气温较高蒸发强,能起到明显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

5.城乡聚落的特征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王维的《雨过山村》虽字数不多,但意象丰富。

雨、鸡鸣、房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8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