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课件:耳和听觉第二课时.ppt

初中科学课件:耳和听觉第二课时.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

唱,哪个响度大?哪个音调高?*第3节耳和听觉耳结构和功能耳外耳中耳内耳耳廓:外耳道;收集声波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半规管:耳蜗:前庭:耳有听觉和位觉功能调节鼓室内气压,从而维护正常听力的作用有三块,把振动的声音放大并传到内耳有感觉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有听觉感受器1、乐音的三个特性(乐音三要素):二、乐音⑴、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色音调响度:悦耳动听的声音。思考:音调的高低是由什么决定的?1、拿一把塑料尺,让它从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你能辨别出它们发出声音的差别吗?2、将一把直尺压紧在桌面上,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改变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重复上述实验。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伸出不同长度的尺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结论:①、音调高低与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③、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一般:儿童的音调比成人高;女人的音调比男人高。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②、频率:物体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频率单位:赫兹(赫)Hz1赫兹=1次/秒振动越快,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越慢,即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思考一只蜜蜂从你的耳边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密蜂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范围内,而蝴蝶振动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范围内。人和动物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150—150000海豚60—65000猫3000—150000蛾15—50000狗1000—120000蝙蝠20—20000人频率(Hz)频率(Hz)④、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约:20~20000赫A、超声波:频率大于20000赫的声波。应用:①B超检查人体内部器官;②超声波探伤仪;③声纳及回声探测仪。B、次声波:频率小于20赫的声波。应用:建立接受站,探知核爆炸和导弹发射情况,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超声波应用B超检查人体内部(检查孕妇婴儿的动态影片),超声探伤仪(金属),声呐及回声探测仪。利用超声波传播,反射定向效果好;穿透力强;传播时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建立接收站,探知核爆炸和导弹发射情况;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等,因为它们速度小于声速。利用次声波传播衰减慢,传播很远。次声波应用活动:击鼓(轻轻地和用力的敲),你有什么发现?①、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Ⅲ、与不同的人有关。Ⅰ、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Ⅱ、距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②、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dB)⑵、响度:声音的强弱。刺耳,使人疼痛120--130飞机发动机震耳100—110载重汽车发动机很响90汽车喇较吵70—80大声呼喊正常40—50正常说话安静20—30轻声交谈极静10树叶微动感觉响度分贝数声音响度大小(分贝)对人体的影响你能讲出以上乐器的名称吗?如果用它们奏出相同的曲谱,能够辨别出它们各自的声音来吗?这说明声音除了音调和响度两个特征外,还有什么特征?⑶、音色:受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影响。思考:“震耳欲聋”、“声音刺耳”、 “闻其声而知其人”反映了声音的 什么特征?响度、音调、音色2、噪声污染及其防护⑴、噪声:噪声是相对的举例说明什么是噪声?令人感到烦躁不安的声音。⑵、噪声的危害:噪声妨碍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有害健康,被列为国际公害。政府规定了各种场合噪声标准P17[讨论]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从哪些方面考虑?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它的传播防止它进入耳朵⑶、控制噪声的措施:①控制噪声声源;如,城市禁鸣喇叭②阻挡噪声的传播;如:安装隔音屏或安放吸声设备③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如:保护人群1、组成中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内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鼓膜的作用是()A、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B、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导C、将声波转换成刺激向内传导D、接受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