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题型四 鉴赏诗歌的“诗眼”.docx

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阅读 考点4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题型四 鉴赏诗歌的“诗眼”.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型四鉴赏诗歌的“诗眼”

【典例分析】

一、【原创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寒夜次潘岷原韵

[清]查慎行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不知十月江寒重,陡觉三更布被轻。

霜压啼乌惊月上,夜骄饥鼠阚[注]灯明。

还家梦绕江湖阔,薄醉醒来句忽成。

[注]阚:看。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解题指导]1.精准审题:诗眼是什么?直接问诗眼词。并且结合诗句分析判断理由。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分析诗歌标题,抓住关键词“寒夜”。然后具体分析诗句内容,可发现“寒”字在诗歌中既有直接体现,如“西风”“落叶打窗鸣”“十月江寒”“霜压啼乌”,也有间接体现,如感到布被轻薄等。由此可锁定“寒”字为本诗的诗眼。然后要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具体描述,描述时须要点出其中使用的表达技巧,如首联写西风之声、落叶打窗之声,从声音角度写出“寒”的感觉;颔联以感觉被子轻烘托出寒冷,颈联写“霜压啼乌惊”,都属于从侧面表现“寒”。

答案诗眼是“寒”。①首联写西风瑟瑟,落叶打在窗户上,从声音角度写出“寒”的感觉;②颔联先直陈“十月江寒”,然后写诗人半夜被冻醒,觉得被子单薄,从侧面表现寒冷;③颈联写寒霜落下,使栖息的乌鸦啼叫飞起,也从侧面写出寒冷难耐。

常考类型

特色解读

教材典例

句中

诗眼

所谓“句中诗眼”,是就诗歌某句而言的最精练传神而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它具有增强诗歌的形象性、丰富读者的想象力、翻新诗句的含意、关乎诗意的准确性等作用。由于有了这个字词或句子,而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称为一篇诗词的眼目。

柳宗元的《江雪》诗眼应为“独”字。从全诗意思看,它紧承前文“鸟飞绝”“人踪灭”“孤舟”,勾画出一幅“冰雪独钓图”:千山耸立,万径纵横,但山无鸟飞,径无人行,只有一只孤舟,一个孤独的垂钓者。从诗歌形象上看,“独”字准确形象的刻画出钓者远离尘俗,清高脱俗、傲岸不群的个性特征。从本诗的写作背景看,“独”字准确的展示出作者“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的孤独景况,也展现了作者始终顽强不屈的精神状态。

全篇

诗眼

所谓“全篇诗眼”,是就诗歌全篇而言的具有统摄或贯穿全篇、揭示主旨等作用的字词。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通过描写晚春时节海棠花的凋谢,抒发了词人的感伤情绪。最后一句“应是绿肥红瘦”是这首词的词眼。

赏析诗眼

1、思考角度:把握主旨、修辞定格、词类定性、活用定位。2、答题步骤:点出诗眼-分析作用-抒发情感。

【经典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日长简仲咸[注]

王禹偁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注]本诗作于诗人因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仲咸,指冯伉,与王禹偁是同年进士,在商州时屡与王禹偁唱和。简,书信,这里是寄的意思。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步骤一:诗眼是“闲”。

步骤二:“闲”为一篇之眼目,“郡僻”“昼掩门”对“闲”字做了进一步渲染,后三联也均承此而来。

步骤三:诗人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诗人的不满和惆怅以及苦闷和孤独。

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指出其诗眼,然后结合注释和全诗内容进行具体说明。诗人口中说“闲”,正是心中不肯闲之故。结合诗歌注释可知,他为官清正,有志改革,然而因为被人诬陷而获罪,被贬谪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作者满腔的不满和惆怅以及苦闷和孤独。另外,诗歌中“郡僻”“昼掩门”对“闲”字做了进一步渲染,后面三联也均承此而来

二、【2020·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谷西崦①人家

杜甫

赤谷在秦州西南七十里。曹刘战此,谷水尽赤,故名。

跻险不自喧②,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注:①西崦:秦州有崦嵫山,在赤谷之西,故曰西崦。②喧:一作“安”。

1.仇兆鳌《杜诗详注》有“‘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说山家景物甚幽”。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幽”的。

【答案】1.①运用白描手法,近处写景,勾勒出一幅山家幽居图。②鸟雀因山中人烟稀少、无人惊扰而落在草房之上,写出山家的幽静。③篱笆中种满象征高洁的松、菊,写出山居者的幽趣。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立足全诗整体,首先从抒情方式、结构、构思等方面入手,然后再考虑局部的描写、修辞技巧。答题时,也应尽可能把

文档评论(0)

a10130199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